□ 张笑天
嫩江、洮儿河千里沃野一片丰收景象,白城的文学也是硕果累累,去年刚出了一套十卷本 “绿野之星”丛书,今年又推出了“中国梦·生态梦——洮儿河”大型文丛(以下简称“洮儿河”文丛),令人欣喜。白城市作家协会竟然连续两年编辑出版作家丛书,一来可见作协在干“正事”,二来足见近年来白城文学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发展,瀚海中正萌生一片片新绿。
丁利约我再为“洮儿河”文丛写几句话,慨然允诺。
抚今追昔,我不由得想到了时任白城地委副书记的方作新,当年以“纪宁”为笔名发表了长篇小说《洮河飞浪》,它像是一蓬耐旱的骆驼刺钻出沙漠,吸引起了文学界的目光。这是我省第一部长篇小说,且以洮儿河命名,文学的载体也从此把洮儿河推到了世人面前,让人们知道了洮儿河两岸的生态和繁衍在沙漠边缘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我彼时尚属文学青年,书中的情节现在都模糊了,但他笔下那飞浪的洮儿河却牢牢地印在了我记忆的底片上。
以洮儿河命名丛书,很有地域性,文学就应有记忆的痕迹。这条母亲河,是一条象征白城人民勤劳、智慧和勇敢的河流,是白城草原文化蓬勃发展,具有文化含量、曾经和正在承载着白城人的忧伤和快乐,记录着洮儿河两岸文明历史的河流。这套文学丛书命名为“洮儿河”文丛,具有浓重的“乡愁”味道,绵长的地域特色和文学生态韵味。
文学和经济有时并不匹配。产生大作家、大作品的地方,往往是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偏远之地。有趣的是,这种现象也在我们这里得到印证。在“绿野之星”丛书的序言里,我就写到,曾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白城,盛产作家,这是个奇迹。闻名国内的丁仁堂、李杰、张国庆、王玉成、洪峰、王长元、任林举等等,都是从这片土地走向全国的知名作家,这也为白城文学树起了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这样高的起点,既是白城文学强大的动力和资本,无疑也为后续的发展设下了攀越高度和跨越难度。新时期,面对新媒体的日益竞争,白城文学如何攻难克艰,向哪里走,怎样培养文学新人,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白城文坛面前。一代新人如何继续擎起白城文学的大旗向前奔跑?这两套沉甸甸的丛书,已经有了答案。
“激情创业地,草原生态城”。借助党中央、国务院在吉林西部实施“河湖连通”生态战略之机,白城八百里瀚海恢复了生态,溪流草原、满目青翠,连城市都成了“海绵城”。白城作协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围绕生态大做文章,这个选题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历史意义。可喜的是,作家们都置身于这场变革中。白城没有所谓驻会的专业作家,作家们都生长在沃土中,温室里也长鲜花,但野地的花更艳、更香。当然,不管是体制内、体制外,拿出好作品是唯一的标准。
有人说,作家是举着火炬的人。是的,不管是谁,他的灵魂都需要有一束光来照亮,作家不但自己要“阳光”,更要用自己的光源去照亮别人、照亮世界,作家本身就要燃烧得更炽烈、更耀眼。
作家的责任是书写创造历史和文明的各式各样的人,创造文明的人从来没时间歇下来,把他们的所做、所感写下来,作家天生是这个勇于担当角色。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在宇宙里,我只知道两件美丽的东西,头顶上的星空和心灵的责任感。
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何其重要。
我想,白城作协的领军人丁利显然在践行这种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发现、培养和造就文学新人上,下了一番苦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已经看到了,白城文学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个个文学新锐,武秀红、李晓平、翟妍、于艳丽、葛晓强、月光雪、战宇婷、王永泰、杜波等,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不断打向全国。有诸多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期刊转发。
白城不但发现培养了一大批有潜力的文学青年,同时也巩固了一批有实力的老作者队伍。这次出版的“洮儿河”文丛,大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作家:白城市的高顶,洮北区的丁云亭、李国彬,镇赉的赖文胜、杨洪玉,通榆的朱雪峰,大安的田向山、赵国武等10部作品中,其中老作家就有8部。可见白城文学作品中,老作家依然创作激情不减,是不容忽略的中坚力量。这也验证了白城作协巩固老作者、发现新作者、培养小作者的创举是成功的。三个格局的作者,形成了白城文学队伍的三大支柱,也彰显了白城文学全面、立体繁荣发展的突出特色。
纵观“洮儿河”文丛这10部本土作家的文学专著,可谓门类齐全,各具特色,质量上乘。这套丛书共收集白城10位作家创作的专著,其中反映洮儿河、嫩江两岸人民可歌可泣的与恶劣的自然灾害斗争的长篇小说3部;抒写湖河两岸人民向往富庶、美好生活梦想的散文集4部;讴歌白城大地河湖连通、福佑后代的诗歌集2部;记录向海湖畔白城儿女为改善生态环境、追求幸福生活,彰显博大母爱的纪实文学1部。丁云亭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殇》叙述语言如洮儿河水一样缓缓前行,不急不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凸显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从中折射和反映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梦和信的运用是赵国武长篇小说《苍苔岁痕》的一大创作特色和技巧,这是一部充满着正能量的情感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耐人回味,传统的中华美德和善良的人性构架了小说主线。朱雪峰的长篇小说《大雪迷茫》故事发生在霍林河岸一个小城,以一个区干部调整发生的震荡为线索,用一种求实的心态揭露了当前我国社会比腐败更危险的一种不腐败不作为现象作为叙述重点,是对社会的呼唤,对人性的挖掘,对官场生态的反思。赖文胜的散文集《梦华录》不仅有对山水、人情的体验,更有对日常琐事的反思。打开这部书,就走进了作者平凡而厚重、真情而洒脱的人生境界。刘育民文集《长在城里的庄稼》是一部留恋乡村大地、山川河流、乡情亲情的作品,文字充满乡土气息,语言朴实真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及人性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田向山散文集《在嫩江湾右岸》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美丽嫩江湾的赞美和歌唱,对生养他这片水域的一往情深,对漫漫人生的深刻感悟。出生在莫莫格湿地边缘的女作家杨洪玉的诗歌散文集《白鹤心语》,饱含深情诉说了对故乡河水、草地、白鹤等万物的深情厚谊,跃然于纸上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万物的热爱、迷恋和憧憬。打开诗人高顶的诗集《瀚海鸟鸣》我们聆听了人类最动听、最渴望的音乐,是作者对水清、天蓝、草绿人文环境的梦想和呼唤。诗歌大部分表述的是对瀚海大地星空,以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感悟。《亲不够的黑土地》是词作家李国彬用歌词来抒发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他的作品简明中不失细腻,细腻中又不失大气,从涓涓小溪写到巍巍中华,从父母亲情写到人间大爱,充分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展现生活、赞美生活的美好内心世界。郭晓伟的纪实文学《宝贝,你给了我坚强的理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关于母女大爱的故事。是什么能让一个年轻的母亲历尽艰难,也要把宝宝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是母亲那颗坚强的心,还是宝宝美丽的眼睛、嫩嫩的小手?读后让人落泪。
白城市文联、白城市作家协会组织一批实力派作家、散文家、诗人立足白城历史,围绕白城生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书写吉林西部河湖两岸人民百年来为生存和生活付出的牺牲、心血和艰辛代价。这套“洮儿河”大型文丛,通过一批作家多年深入白城境内的洮儿河、霍林河、向海、莫莫格、月亮泡、查干浩特、嫩江等河湖两岸的走访、调查,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学样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白城河湖连通、恢复生态、造福百姓的恢弘历史画卷。
如今,在盛产“著名”的年月里,我觉得踏踏实实写作是根本,不必醉心于捞取和满足于“著名作家”的头衔,你写出的作品,是阳春白雪也行,是下里巴人也好,无愧我心为上。马克·吐温说得实在而生动:我写的是水,伟大的天才们写的是酒,但喝水,是每个人的需要。
作品只要充满阳光、充满爱、充满作家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是水是酒都没有关系。
洮儿河后浪推前浪,时光在洮儿河畔匆匆行走,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像奔流不息的洮儿河一路叮咚而来。用爱去写作,你甜,读者也甜。正如泰戈尔所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举起杯,献上你的爱!
(作者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为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