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书林漫步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又到洮河飞浪时
诗人冯至的三大憾事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人冯至的三大憾事

 

现代诗人、翻译家冯至常对人谈起他一生的三大憾事。

第一大憾事是1958年他主持编写的《德国文学简史》。当时全国“大跃进”的浮躁情绪“空前高涨”,每日充斥耳际的是“战鼓催春”、“一日千里”,各行各业每日都在“大放卫星”。写文学史的“一班人马”也难置身其外,尽管资料不够充足,但跨上马鞍就难“下马”。事后再看,冯至便觉得不如意,甚至觉得是块难忍的“心病”。所以他不同意将这本书编入自己年谱,虽同志们劝说为不使年谱出现空白而“实事求是”填入,但“文革”后出版社提出再版时,冯至却坚决不同意,这算是冯至的一个纠正吧。

第二大憾事是“反右”中他曾批过艾青。此事当时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运动中难免响应“号召”的因素。但冷静下来,毕竟自己的错批伤害委屈了艾青,因而深感内疚和不安。在1988年“神州诗吟”的诗人聚会发言中,他说“我代表我和艾青”,这种把艾青当“自己人”的态度,也算是种“平反”吧。后来在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上,冯至又再次发言,对艾青的诗给予高度评价。这应是再一次纠错的表达方式。后来两位诗人多次相聚。虽然冯至怎样表达歉意外人不知,但冯至生前最后一次住院,艾青也在,冯至重病中去看艾青,两位老人高竖拇指,互赞共勉,“恩怨”早已冰消雪融。

第三大憾事是冯至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它编辑出版于“文革”刚刚结束的年月。尽管目前它仍是广泛使用的工具书,但冯至觉得,作家、作品的评介都难免带有“左”的色彩,同样是冯至的“一块心病”。可惜牵涉面广,一人之力难以纠正,这位不断自省的学问家只好抱憾而去。 (据《中华读书报》)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