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彤君
近年来,随着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老城区居住环境矛盾逐渐凸现。市委、市政府为增加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位、助力城市发展,提出实施老城改造这一重要举措,成为一项为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老城改造,改善民生,造福于民,也成为经开区幸福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决心和动力。而改变老城区的落后面貌,一直是“幸福人”的“梦想”。
根据全市老城改造相关要求,幸福街道办事处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抢抓难得的机遇,倾全街之力,立足实际超前谋划,科学部署迅速落实,积极配合规划、住建、城管等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为全街老城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正面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为让社区群众更加深入了解老城改造的相关情况,深切认识到老城区改造对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协助、支持老城改造建设,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幸福街道办事处多措并举提前开展宣传工作。网格员结合摸底排查工作开展入户宣传,利用社区民生服务网站、微信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充分发挥好社区文化长廊、制作展板、悬挂条幅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邀请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座谈进行集中宣传。达到了对拆违改造工作家喻户晓的良好效果,使辖区居民对老城改造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摸排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实施老城改造最终目的就是让群众生活的更美好。
春节前,幸福街道办事处召开全街老城改造工作动员会,传达落实经开区管委会工作指示,成立幸福街道办事处老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并选聘单元长和楼栋长,让社区群众在拆违、工程监督及后期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建立由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社区主任、网格员、业主委员会组成的四级责任体系,形成由街道办事处负总责、社区主任亲自抓、网格员具体实施、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保证整个办事处所辖的老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经开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全街机关干部和网格员全部深入老旧住宅小区对小区建设年代、楼栋数、单元数、楼宇门、声控灯、楼道窗户、楼体扶手、屋顶漏水、地下管网、污水井、垃圾箱、小区路面、路灯、绿化、墙体保温、墙体粉刷、违章建筑3大类近20项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全体工作人员从维护百姓利益出发,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漏一栋楼,不放过一处违建,无死角拉网式排查,经过103人近2个月的反复摸排,初步查清了51个老旧小区427栋居民楼的基本情况,占经开区总数的76%,为下一步拆违改造提供有力依据。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创新老城改造全新物业管理模式
为加强和巩固老城区改造后建设成果,经开区幸福街道办事处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按照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业主自治管理与社区托管相结合、单位自我管理与市场化物业管理相结合、社区党建文化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建设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强化属地管理职能,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创新老城改造物业管理机制。
通过制定下发《幸福街道老城区改造后物业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所有住宅小区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由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指导、社区物业管理站领导、业主物业管理小组监督、街道直属物业公司兜底的“一办一站一小组一公司”物业管理体系,具体落实辖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组织、监管工作。对住宅小区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小区弃管,不让一栋楼房漏管,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满意度。
为延伸老城改造触角,增加服务功能,幸福街道还将老城改造与社区党建相结合。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地点,在小区内修建适量的党建、廉政建设、便民服务文化长廊。制作统一标准尺寸,各小区可轮换使用党建、廉政建设、邻里关系文明公约、便民信息服务展板,定期更新。既美化环境,又对社区舆情进行正确引导,还能发布便民展示信息。
城改工作开展之初,在组建领导小组时,就把工作能力强、懂政策、善于做思想工作、敢于担当、勇于碰硬的干部调整进来。“干部作风改变不应该挂在口头,应该落实到实际,尤其要体现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推进上。”白城经开区幸福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孙乃岩说。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注重实际,党员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使老城区改造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老城区居民告诉记者:“改造工作的起步,也是老城区居民改变生活环境质量的开始,盼了多少年的好日子,就要实现了,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