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式家庭,家里四代同堂。我从小懂得的第一个做人道理就是孝敬老人。那时的我还不认识几个字,还没听过“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但爷爷言传身教,是我最好的教科书。
太爷爷在爸爸1岁时就去世了。30多年前,太奶奶饮食起居需要人照顾,从那时起,爷爷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太奶奶。为了便于照看,爷爷20年来一直与太奶奶同屋。太奶奶93岁那年开始卧床,爷爷的担子就更重了。喂饭喂水、洗衣洗脸、换尿片、擦身子……每一样、每一次、每一天都尽心竭力。
每顿吃饭时,爷爷都是先喂完太奶奶后自己再吃。太奶奶喝粥的时候多,粥热,爷爷就一口一口地吹凉,再一勺一勺地喂。
太奶奶衣服脏了,爷爷从来不用洗衣机洗,都是用手慢慢搓,他说洗衣机洗不干净。爷爷还说太奶奶一辈子爱干净,就坚持每天给太奶奶擦洗身子,太奶奶卧床4年从没得过褥疮。
上午阳光明媚时,爷爷会把太奶奶扶起坐在床上晒太阳,他就坐在床头陪太奶奶聊那些陈年旧事。太奶奶年纪太大了,人也越来越糊涂了,东一句西一句的,爷爷就笑着附和她。
太奶奶越老越离不开人,爷爷下楼抽支烟她都会喊。每当这时,60多岁的爷爷就会像小伙子一样“咚咚”跑上楼。太奶奶糊涂时发脾气,爷爷总是笑呵呵的听着、受着。一次,我看不下去,帮爷爷解释了两句,爷爷却马上制止了我。那时,我太小,不懂,跑去问爸爸。爸爸正在电脑上写材料,就顺手给我放了一首歌《当你老了》。
今年,97岁的太奶奶去世了,走得很安详。爷爷现在总是对着太奶奶的空床发呆,看着他满头的白发,上楼开始缓慢的步伐,我耳边就会响起“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