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赫
盛夏时节,鹤乡大地生机勃发。面对经济发展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今年上半年,我市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突出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逆风扬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全力以赴上项目、兴产业,促改革、添活力,惠民生、保稳定,全市上半年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9.3亿元,增长7.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增幅排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158.1亿元,增长1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增幅排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6亿元,增长8.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地方级财政收入自5月份以来实现正增长,截至6月末完成20.3亿元,增长1.9%。
生态建设:生态工程整体推进
河湖连通方面,各地克服了资金紧张难题,实施了马场九连泡、二龙苇场泡等6项续建工程,启动了洮府泡连通新建工程;草原治理和湿地修复方面,完成草原治理5.8万亩,湿地修复32.3万亩;蓝天清水方面,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白城发电公司超低排放项目,年底可实现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超低标准排放,市区内小锅炉正在加速关停;造林绿化方面,效果更为突出,完成了139万亩林地清收任务,造林41万亩,是历年来最多的。下半年,通过雨季造林预计全年可完成50万亩的造林任务。此外,编制了全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我市生态建设在高水平规划的指导下,思路更清晰、任务更明确、目标更具体。
扶贫开发:坚持精准务实
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突出把“精准”贯穿扶贫全过程,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市576个部门(单位)包村、1.65万名干部包户、10万名党员帮扶、市本级65户企业主动参与,实现了包保帮扶“全覆盖、无遗漏”。我市扶贫工作得到了省领导和省直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50个省直部门包保全市64个贫困村,在项目谋划、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特殊倾斜。
从精准识别到精准施策,我市结合实际,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设计了全市脱贫攻坚战役指挥“153”作战方略,创新“三二一”建档立卡模式,推进了大数据平台建设,今年计划脱贫10.8万人,比省定任务多16.9%;探索“五条筹资渠道”,全市共筹措扶贫资金13.9亿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采取自建经营、合作经营、托管经营、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五种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切实可行的脱贫项目,都能确保三年脱贫。大安的精准识别,做到了既严又细,公开、公正、透明;洮南雏鹰集团通过把企业与贫困户紧密联结起来,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共赢的新路子;镇赉不等不靠、自加压力推进危房改造攻坚,走在了全市前面。目前,全市1258个产业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519个,到位资金2.6亿元。实施行业扶贫N计划,针对因病致贫比重较大的实际,率先出台了因病致贫兜底救助实施意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各列支不少于1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这项政策发挥效益后,将较好地解决因病致贫问题,让贫困户也能快乐地生活。
经济发展:坚持项目带动
抓项目,增后劲,基础建设迈大步,全市经济保增长。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未见改观,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是我们经济发展挑战最多、困难最大的时期。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克难攻坚,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前列,各项事业亮点纷呈。
亮点一:项目招商开局良好。市级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带队走出去敲门招商、对接项目,特别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春季项目“三早”行动的统一部署,全市掀起了抓投资、上项目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市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94个,开工率83.2%、复工率100%;5000万元重点项目85个,完成投资80.3亿元,占全市上半年投资的49.1%,比一季度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洮南雏鹰、镇赉澎派食用植物油、大安鑫源木塑、洮北北奥新材料、通榆亨通屠宰加工等大项目,质量比较好、潜力比较大,对拉动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亮点二:工业运行平稳向好。通过强化企业包保,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市场、融资等实际困难,推动了石油、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扩大生产。工业用电量和规上工业增加值两项先行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亮点三: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196.7毫米,比上年同期(254.7毫米)略少一些,但比历年同期(189.9毫米)多6.8毫米,降雨还是比较充沛的。尽管前期局部出现了旱情,但广大干部指导农民积极主动抗旱,目前看,农作物长势喜人。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44.6万亩,相应地增加了水稻、杂粮杂豆、饲料作物面积。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8300个,家庭农场2015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1.2万亩,农村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集中规模经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认可。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010万头(只),生猪、肉羊等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畜牧业占据半壁江山。
亮点四:服务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白城综合物流园区、内陆港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豪德商贸物流城成功签约。预计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额实现8500万美元,增长3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6.5亿元,增长8.6%。
老城改造:坚持民生为本
老城改造是我市第一位的民生工程。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城改造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目前,老城改造最难啃的硬骨头——小区拆违工作已完成9636户、14.4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98%,许多老旧小区原来被挤占的公共空间得到了充分释放。各项重点工程也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新建项目在5月中旬就已经全部开工,海绵城市续建项目、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居民小区和巷道环境改造、主要街路临街建筑立面改造等10余项工程,在6月底也陆续开工建设。同时,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老城改造及海绵城市项目管理维护、物业管理提升等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在加快推进老城改造的同时,全市各项民生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2万人次;“全民志愿·公益白城”清洁城市活动得到社会一致好评;嫩丹高速、白阿铁路、长白快铁、白城长安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