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维俊 朱玲)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洮北区平安镇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思路,采取“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严格落实责任,不断完善扶贫措施,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精准扶贫+‘5251’”,提供双重保障。该镇在帮扶部门扶贫基础上,结合本镇“5251”贫困包保工程,整合镇党委、驻镇单位、企业、包村干部、村“两委”对精准贫困户进行再包保,做到了无遗漏、无死角,保障了与贫困户进行及时、有序对接和扶贫工作的开展。
“精准扶贫+产业扶持”,实现“保兴增”。借助“一红一黄”产业发展总体方向,优化镇域种植结构,重点走“保烤烟、兴辣椒、增水稻”之路,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高效作物,提高收入。同时,把握烤烟、辣椒种植季节性用工的有利时机,为贫困户创收提供方便。
“精准扶贫+企业支助”,助力经济发展。联系驻镇企业白城艾高公司为脱贫工作出谋划策。企业为贫困人群提供务工岗位,带动贫困户增收,日效益工资可达100元。同时,3年内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辣椒苗,扶持庭院种植,既保证辣椒产业长远发展,又为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强化整体带动。把握国家“粮改饲”计划,建设万只肉羊养殖项目,利用种养结合,提升粮饲就近转化增值。并通过合作社管理模式,结合《洮北区精准脱贫扶持办法》,与有意愿贫困户进行合作,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为脱贫注入动力,带动致富。
“精准扶贫+集约经营”,带头创业致富。结合各村自身发展基础,通过成立特色农业、大型农机、畜禽养殖合作社或发展棚膜经济等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采取合作种植、提供用工平台、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加入,确保此次扶贫攻坚“脱贫到户,脱贫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