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启蒙要“留一半”
孩子咿呀学语时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家长可以采取“询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说话。比如,孩子用手指着红色瓶子的饼干说:红——饼干,家长这时候不要告诉孩子“红色的饼干是草莓味的”,而要这样问宝宝:红色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的呀?宝宝的好奇心被激发,就会慢慢说出:草莓。
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孩子在语言启蒙时期最忌讳家长没有耐心,有些性格急躁的家长听到孩子咿咿呀呀就说“你说的什么呀,听不懂,别说了”。打断孩子说话首先很可能会吓到他,使其在心灵上造成阴影;其次,由于你的一句话孩子可能以后都不爱说话了,认为大人不爱听他说话,甚至不喜欢他,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自闭症。
和孩子平等交流
家长要学会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不要把“大人”和“孩子”刻意地分类。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大人的交流方式,还有助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避免家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
在多方言的家中,家人应该达成统一语言,可以尽量用普通话和宝宝交流,尤其在宝宝的语言爆发期(1~2岁)。
别照顾太周全
对孩子的要求要延迟满足,尽量让他说出来,再把东西给他;如果发现孩子有某些方面的需要,要有耐心,让宝宝自己表达出来,使他的想法落实到具体语言上,这会增加宝宝说话的兴趣。
创造语言环境,促进孩子交流
让宝宝融入与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的集体中,可以使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语言能力。不要模仿孩子说话而发笑,这会给宝宝造成错误的心理暗示,并会持续这样说话来取悦家长。家长应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宝宝说话,久而久之,宝宝的发音会逐渐正确。 (刘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