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英
承载着“六五”普法的丰硕果实,迎来了“七五”普法开局之年。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安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司法行政工作精神,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实施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宣传措施,不断扩大法律覆盖范围,将法治文化培植于百姓心中,促进了大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自“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大安市司法局创建了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一批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正在形成。
抓建章立制,确保普法宣传工作有章可循
该局在普法宣传工作上,主动向大安市委、市政府汇报,赢得市领导的重视,大安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对普法宣传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了《市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法治宣传教育及依法治市考评细则》。大安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和《村两委学法用法制度》。大安市人社局制定了《关于在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法治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完善执法目标责任制。大安市司法局深入研究《普法宣传实施细则》,明确“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普法宣传工作更加明确具体。
抓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六五”普法期间,该局注重抓硬件建设,投资近70万元在嫩江湾湿地公园、新世纪广场、安北北部明珠广场等地点建设了多个法治宣传广场、法治商场和法治宣传长廊,设置了法治文化宣传演出大舞台2个,法治文化农家大院20处,法治文化社区5个。依托党校、嫩江湾公园、大安一中、大地燃气、两家子镇政府、五间房水库等相关单位建设了20个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基地,签订了协议书,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与38个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指导他们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辐射和带动相关单位的普法宣传工作更好的开展。同时,注重抓装备更新。“六五”普法以来,该局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可直接制作编辑普法节目的多媒体演播室一个,购置了用于拍摄法治电视剧、电影的高清摄像机、厢载机、摇臂、轨道等设备几十件。在人员聚集、流动人口密集的路口,设置用于法治宣传的固定LED大屏幕4处,精良的装备与专业化的普法队伍相结合,使普法宣传效果更加凸显。
抓队伍建设,为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保障
该局先后选聘了3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干部充实到局、所法治宣传队伍,同时聘请具有编写剧本经验的写作和具有导演才能的人员,组成法治宣传创作团队,并邀请知名律师、知名导演对这个团队进行业务指导和法治文化培训,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先后编写了具有法治内容、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拉场戏、小品、二人转等作品,法治电视专题片4部,法治电视短剧2部。
抓活动载体,扩大法律宣传覆盖面
该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组织全市各普法成员单位结合“12·4”全国宪法日等重大纪念日,联合开展专项法律宣传活动。组建法治宣传志愿者团队,与他们签订演出协议,开展文艺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将“法律六进”拓展为“法律多进”,延伸到进商铺、进家庭、进医院、进养老所、进农家院、进大集等,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六五”普法以来,共开展各项主题宣传活动30余次,法律多进活动320余次,累计印发普法宣传单50余万份,发放农民法律知识读本3200册。在《大安通讯》开设普法专栏,在大安广播电视台开办《今日说法》节目等。同时,注重法治文化建设,聘请作家撰写普法剧本,编排成短剧在电视台滚动播放。与嫩江戏曲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签约开展文艺普法下乡演出达60多场次。
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利用LED屏,流动广告宣传车,出租车灯箱显示屏,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中国电信等网络服务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既通俗易懂,又雅俗共赏,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大幅度提高了法治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