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市住建局积极推进老城改造绿化工作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突出问题导向
以行践诺拔“穷根”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市妇联到贫困村开展
“白城巧姐”手工编织技能培训
大安市残联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实训活动
图片新闻
长白山学术论坛在白举行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行践诺拔“穷根”
——洮北区采取“三三四”措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掠影
 

●孙 红

走进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村,平整的水泥路,挺立的路灯,美观的院墙,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洮北区在“精”字上做文章,在“准”字上下功夫,采取“三着实、三突出、四强化”“三三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稳步推进。各乡镇村更是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结合自身实际,放大资源优势,力争在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城四家子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谁来扶”,通过精准识别,洮北区确定了全区137个行政村中有5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8335户、39831人。2016年洮北提出了脱贫1.5万人,23个贫困村“销号”的脱贫目标,这是洮北的郑重承诺。

如何使占总贫困人口50%比例的贫困人口率先实现脱贫,洮北不是喊在嘴上,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

“三个着实”赢先机

着实任务目标、着实精准识别、着实精准施策,“三个着实”为洮北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赢得了先机。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总体目标,洮北区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结合实际确立了贫困人口按照5:3:2,贫困村按照4:3:3的比例逐年减贫销号。2016年,洮北区将实现1.5万贫困人口脱贫,超出省定8200人的年度脱贫目标,并完成23个贫困村脱贫整村推进。到2018年底,他们将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精准识别程序,按照精准扶贫3张图、2本手册、1个平台的“321”标准模式,该区统一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再补课”“再提升”,切实做到应进全进,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再精准,最终认定贫困户18335户、贫困人口29831人,并依次划分一、二、三星级贫困等级。在此基础上,将贫困人口统一录入市里建设的扶贫大数据平台,随时了解、掌握贫困人口进出动态。

同时,洮北区立足精准施策,对症施为,根据各村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致贫原因,按照贫困户分星等级,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前提下,本着可行、可能、可操作的原则,因户制宜确定项目,确定产业项目建设计划及带户模式。他们将所有贫困户对号入座,纳入“自建自营、合作经营、托管经营、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五种模式中,实现精准带动,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对应一个以上脱贫项目兜底。着实的脱贫举措,坚定的脱贫决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个突出”添动力

突出项目落地、突出资金筹措、突出行业扶贫,“三个突出”为洮北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强劲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扶持政策少、区级财力弱的现状,洮北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放大现有优势,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和较高的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和区、乡、村三级的“供血能力”,切实把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敲定在项目带户、产业带富、覆盖兜底上。按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村制宜、多点发力的原则,他们大力引导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小、联结紧、见效快、活力强”的种养加销项目群。玉木耳、肉驴养殖、林下鸡等脱贫项目初见规模,呈现出了脱贫项目“多点开花”的良好格局。截至11月中旬,洮北区已开工建设各类扶贫项目146个,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项目涉及12个乡镇92个行政村;项目的实施可带动贫因户7858户、贫困人口14760人实现脱贫。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引资和融资难的问题,洮北区多渠道、多层面整合资源,挖潜聚能,最大限度地为扶贫项目提供保障。

目前,已争取上级扶贫资金9430万元,区本级财政列支近3000万元,乡镇村和各类经营合作组织及村民等自筹资金8852万元,计划融通各类扶贫资金9亿元。同时,洮北区还大力发挥行业部门优势,采取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扶贫手段,将资源向打造美丽乡村倾斜,演出了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四个强化”作保障

强化包保覆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宣传与督查,“四个强化”为洮北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贫困人口多,财政底子薄,实现1.5万人的脱贫目标,洮北的信心源于哪里?源于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源于省、市、区各部门的着实举措。

年初以来,省政协、省编办等省直包保部门及48个市直帮扶部门、25个市直帮扶企业纷纷来到洮北,摸情况、想对策、解难题,一项项切实可行的扶贫产业项目落地贫困村,为洮北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活力。为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包保工作管理,洮北区重新调整了全区137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并由26位区级领导、104个区直属部门和43家重点民营企业分别与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帮扶对接,做到了“三级联帮包保”“五个全覆盖”,即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所有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区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区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洮北区成立了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立11个乡镇作战部,统筹协调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级领导全力推动、区直包保部门精心指导、乡镇村组织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履职尽责、驻村工作队倾力帮扶、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七位一体”责任体系。他们出台了《洮北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洮北区精准扶贫区级领导包保工作职责》《洮北区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等8项工作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

他们还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扶贫政策的撬动作用,研究制定了《洮北区精准脱贫扶持办法》,在项目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为合作组织和贫困户建设扶贫项目提供用地,并完善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这个区卫生、交通等部门出台了12项“1+N”配套政策体系。一系列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全区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这是洮北的承诺;用更着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更快速的推进,这是洮北的行动。脱贫路上,洮北始终不忘初心,全力以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