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生活百科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季吃山楂 养生效果更显著
儿童易患龋齿有几种原因
食物好不好关键还得看营养素密度
颈部不适 千万不要自己盲目训练
豆腐虽好 切莫过量
治遗尿方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物好不好关键还得看营养素密度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这句话被写入2007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后被广泛传播。现在很多业界人士把重点放在前半句“没有不好的食物”,用来替一些营养品质很差的食品辩解,如甜饮料、薯条薯片、方便面、咸菜等。专家表示,好或不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有比较就有好坏之分,人类食物应该是多样化的,这增加了评价某种食物好坏的难度,但并不会抹杀食物有好坏之别。

营养素密度是评价食物好坏的指标之一

专家表示,营养素密度是评价食物好坏的指标之一,它是指一定量食品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数量和其中所含热量(糖、脂肪、淀粉等)的比值,比值越小,营养素密度越低,则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差。甜饮料、方便面、酥饼、糖果之类营养素密度就很低,而新鲜果蔬、全谷、豆类、奶类、蛋类、鱼虾等营养素密度较高。

新版膳食指南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食物多样化合理膳食搭配,但取消了“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这句话。《美国膳食指南2015》特别建议消费者关注该指标,主张在所有食物类别中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代替营养素密度低的。

吃“好食物”有益健康

营养素密度较低的食物(即比较不好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健康也无大碍,毕竟摄入量很关键。但这种“数量决定一切”的理论不能用来否定好食物和坏食物的区别。实际情况是,调查发现吃某些“好食物”非常有益健康,比如,吃全谷类可以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下同);增加摄入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风险,多摄入蔬菜可以降低食管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多摄入牛奶增加成年人骨密度;酸奶和薯类可以缓解便秘;大豆制品降低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鱼类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吃某些“坏食物”增加患病风险

吃某些“坏食物”不利于健康,比如,烟熏肉可增加胃癌和食管癌风险;过量摄入畜肉能增加糖尿病和结肠直肠癌风险;加工肉类可以增加结肠直肠癌风险;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肥胖和龋齿的发病风险;高盐(钠)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和胃癌的风险;高油摄入增加肥胖风险,过多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很多加工食品中,如油炸食品、酥饼、饼干、零食等)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过量饮酒(一天超过25克酒精)增加肝损伤、直肠癌、乳腺癌、心血管病风险。

“四重加”食品更不可取

专家表示,虽然受研究方法的局限,关于某类食物对健康是好是坏的研究说服力不是最强,但是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用于指导我们的食物选择。当重新审视“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这句话时,还应强调针对天然食物、食材、经过简单加工的食物,而不适用于加工食品,特别是专门加糖、加油、加钠、加食品添加剂的“四重加”食品。就像“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谚语一样,“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这句迟早也会相忘于江湖,取而代之的理念是重视循证依据,多吃“好食物”,少吃“坏食物”。   (李 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