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通榆县兴隆山镇加强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大安市教育局关工委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7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安市教育局关工委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本报讯(安工委)近年来,大安市教育局关工委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积极配合学校探索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雷锋事迹,感受雷锋精神。雷锋的名字是广大中小学生所熟知的,但雷锋的事迹在90后、00后孩子们脑海中并不是很清晰。为了让中小学生全面了解雷锋事迹、理解雷锋精神实质,大安市中小学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文章引进课堂。通过组织读书、辅导,举办故事会、演讲会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了解雷锋事迹、感受雷锋精神,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把学雷锋活动融入中小学生日常生活。雷锋形象具有实践性和可感、易懂、可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标杆,易于学习和践行。大安市各中小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了人人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校园内外好人好事天天有:帮助同学补习功课、打水、扫地,为同学捐款、捐物,“一人有难众人帮”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前年冬天,两家镇一中有一个学生家遭遇火灾,家里的东西几乎全部化为灰烬。事发当天,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家的大米、白面、食用油、蔬菜等送到受灾同学家,还捐款买了衣服、鞋、学习用品等,解决了同学因火灾而造成的暂时困难。慧阳小学有一名单亲学生患白血病去长春治疗,急需一笔昂贵的医疗费,家贫无法承担。消息传到学校后,孩子们自发地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自觉行为,孩子们在助人为乐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推动学雷锋活动创新发展。雷锋精神需要与时俱进,学雷锋活动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大安市中小学不断拓展学雷锋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更新活动方法。很多学校都在班级建立了 “学雷锋积分卡” “储蓄小银行”等学雷锋实践活动机制,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运用信息网络载体开展学雷锋活动,增强了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感。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活动载体的作用。近年来,大安市中小学组织的学雷锋活动,由零散的、自发的个体行为,逐渐发展成有组织、有制度、有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小学学生都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每个志愿者服务队都有自己的服务“公约”和“计划”。从植树、护树,到清理街道、社区卫生;从关爱老人、关爱身边困难同学,到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适应中小学生的特点,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仅2016年,中小学志愿者服务队活动达1000余次,做好事近5万件。慧阳小学关工委组织的“小星星”服务队,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演出文艺节目,还给老人们洗头、剪指甲、叠被子、洗脚;叉干镇小学关工委组织的“绿色环保”服务队,常年开展“捡废纸换钞票”活动,孩子们身边随时备着一个方便袋,把自己不用的废纸、废物等放在袋内,上学和放学路上看到废纸、饮料瓶等废物也都随手拾起来,拿到班级统一卖掉,换来的钱先后为100多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购买了学习用品和校服。

树立、宣传中小学学生身边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每年都树立、宣传一批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小雷锋”。做到校校有典型、年年有榜样,带动了中小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自觉性。实验小学六年二班学生孟令狄,常年为孤寡老人买早点;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领着小伙伴们到社区参加义务劳动,擦洗楼道、捡拾垃圾、清理街道非法小广告,被群众誉为“社区里的小雷锋”。铁北小学六年级学生郜天翔,放学后主动帮助低年级同学扫地,到各班收垃圾。新平安镇中学留守学生高雅男,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她住在外婆家,每天放学回家都帮外婆洗衣服、做家务,还要照料生病的外公。外婆每周给她一元零花钱,但她自己一分钱也不舍得随便花,常把积攒的钱拿出来给身边更困难的同学买学习用品,被同学们誉为“身边的活雷锋”。大安四中二年一班有一个学雷锋爱心小组,专门为困难同学服务,班里一名同学自幼患脑瘫,行动不便,学雷锋爱心小组成员轮班负责料理他在学校的生活,背着他上厕所,放学时把他背送到校门口交给家长……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在校内外广为传颂,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家都说,“原来雷锋就在身边!”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