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富裕路上正当先
绿海村的誓师会
白城医高专毕业生就业市场火爆
大安市积极做好今年抗旱工作
图片新闻
市科技局实施庭院经济扶贫项目
义女杨淑芬
筑基强师强教 绽放万紫千红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7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在洮北系列报道之一
富裕路上正当先

●姜雨竹
 

不到5点,迎着蒙蒙的晨光,洮北区青山镇富裕村三社的村民孙宏伟、李丽萍夫妻俩就在村上的大棚里开始忙活上了。

棚里种的是1500株香瓜,夫妻俩一边给瓜秧掐尖、授粉,一边算着这一棚瓜的收成。农历3月初开始育的瓜苗儿,马上就要成熟上市,一棚瓜保守能收3000公斤左右,按去年市场价格批发20元每公斤计算,两个月的纯收入能超过4万元。除了这棚瓜,俩儿人还种了两棚时令小菜,小菜是过了年种的,现在基本上全销售清了,两棚菜赚了2000多元。等这棚瓜卖了,俩儿人准备再种两棚平菇。用来做培养料的玉米芯已经准备好,就等着倒出棚来种植。两栋大棚能种3万棒平菇,结菇7万多公斤,市场价是3元到4元一公斤,算下来纯收入也能超过12万元。平菇售完后,棚里再种上芹菜,芹菜能产1500公斤,还能收入7000多元。仅半年的时间,这3栋大棚给夫妇俩带来近17万元的收入。俩儿人的手不闲、棚也不闲,这红红火火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孙宏伟夫妻俩种的是青山镇富裕村富丰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为了带动村里76户贫困户脱贫,村里流转土地1.6公顷,建设了7栋大棚。其中合作社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50万元,市直包保单位白城中医院和青山镇政府出资20万元。这家成立于2016年7月的合作社将所有贫困户吸纳为社员,7栋大棚用于带动村内没有劳动能力或年龄较大或子女没有赡养能力的贫困户,2016年,合作社为村里的各级贫困户分红平均超过1000元。目前青山镇贫困村项目覆盖率达到100%,像富裕村温室蔬菜大棚项目这样的新兴村食用菌大棚,永红村反季节蔬菜大棚都已经开始生产经营逐渐盈利。

时至中午,55岁的村民陈德友家开饭了。黄澄澄的酱蒸蛋、绿莹莹的香菜、脆生生的黄瓜、水灵灵的小白菜,配着自家腌制的小咸菜,不算丰盛也让人食欲大增。酱是自己做的,蛋是村里发展庭院经济、扶持贫困户养殖的鸡下的。正午的阳光洒进房内,老伴儿盖淑杰屋里屋外忙着。一边吃着饭,陈德友一边和老伴儿唠着洮北区出台的28种大病医疗救助兜底政策。除了知情人,谁也看不出陈德友是个直肠癌、胆摘除患者。去年他做了5次化疗,花了6万多元。作为三星级贫困户,村里为他提供了1000元的庭院养殖资金补贴,又安排他负责村里的保洁工作,每年收入5000多元,加上棚模分红的2000元,俩人低保的4000多元,庭院养殖两头猪收入的2000多元和种地的收入,虽然患病,陈德友日子过得并不艰难,对生活仍充满了希望。尤其是了解了28种大病医疗救助兜底政策后,他更不为治疗费用犯愁了。

利用贫困户的房前院后大力发展庭院养殖项目是富裕村扶贫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全村64户贫困户启动了庭院养殖项目,其中对于自建自营开展庭院养殖的贫困户给予1000元的资金补贴,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贫困户均能获得扶贫项目救助,现在村里43500元庭院养殖补助资金已经发放完毕。

吃完午饭,市直包保部门白城中医院驻村的第一书记张凤红又来到了贫困户陈雨家,和他一道来的还有村党组织书记张国锋。他俩是陈雨家的常客,三天两头就要走一走看一看。陈雨的家人都亲切地称张凤红老张,从去年1月份开始,张凤红开始对接驻村,1年多的时间,除了周末回家看看妻子,他一直吃住在村上,从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到项目制定、推进脱贫样样都和村干部一起参与谋划、组织实施。2016年5月,中医院免费为村里68户贫困户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开通了绿色通道,同时还为村里的孙凯仁、李桂花等7名长期患病的贫困户减免了住院和手术费用。陈雨就是享受这项保障的受益者之一,他患先天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父母照顾生活起居。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但是这个22岁的小伙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坐在洮北区残联资助的轮椅上,他和张国峰唠起了村里给自己提供养殖的100只鹅和6只羊,陈雨将鹅和羊放到亲戚家养殖,出栏时赚了1万多元,扶贫脱贫的一系列向好政策让他实现了自己养活自己的心愿。

离开陈雨家,张国峰和张凤红召集村干部们又紧锣密鼓地研究起了镇党委的扶贫脱贫举措,商量着怎么能让村民们的收入再上个新台阶。去年以来,青山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了“二三四”措施,即“两个”着实、“三个”突出、“四个”强化。把脱贫攻坚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一村一策,因地制宜谋脱贫。“两个”着实,一是着实精准识别。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经过反复比对确认、回头看自查自评,精确完成全镇贫困户规范建档立卡工作,并纳入白城市大数据平台,实现严格动态管理。二是着实精准施策。致力于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根据各村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确定扶贫项目及带户模式,强化项目兜底。“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项目落地。围绕育肥猪、肉羊肉鸡、鹅和蔬菜瓜果等等,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确保每村必有一个项目落地。大力推进项目谋划建设工作,依托全镇蔬菜传统种植优势,突出棚膜经济主导地位,积极争取包保部门资金,通过与省投资集团对接,争取包保支持。二是突出资金筹措。立足破解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力争包保部门扶持资金精准对接各村扶贫项目。三是突出行业扶贫。聚焦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行业扶贫工作重点,引导各部门单位将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不断强化行业扶贫的政策叠加效应。“四个”强化是强化包保覆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宣传与督察。

最让张国峰感兴趣的是项目,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只有明确产业、培育产业、提升产业、聚焦产业,才能使贫困户早日脱贫。去年,村固定资产增加了70万,人均纯收入提高了8%,实现了全体贫困户增收。怎么能巩固已脱贫贫困户,确保脱贫不返贫,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儿。为这,村里决定依托现有资源成立养殖合作社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利用林果间隙地发展肉鸡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水果和鸡双线经营。18亩的项目占地已经确定,2000只林下鸡也基本确定了购买意向,合作社社员和雇工以村里的贫困户为主,现在就等着开工建设了,盘算着今年村里扶贫脱贫工作,张国峰信心十足。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富裕村的脱贫前景已然不远……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