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个难得的晴天,通榆县双岗镇绿海村村委会大院里的两排松树正傲然挺立,绿意盎然。一大早,双岗镇绿海村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的横幅醒目地悬挂在村委会大门正中。
整洁的绿海村村部院儿里,来自绿海村的农民党员,以及双岗镇和通榆县人大的58名共产党员干部,头戴着印有“志愿者服务队”字样的红帽子,整齐划一地站在村委会院里。
“同志们,今天,绿海村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你们准备好了吗?”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宪义站在村委会门口台阶上,激动地高呼。
“准备好了!”58名党员志愿者个个精神焕发。
“那就让我们用心底的声音大声宣誓:‘同是乡亲,情浓血浓;不忘初心,帮扶群众;携手脱贫,志愿帮耕;旗帜在前,旗动人动。”
58名党员发出的洪亮声音,震彻心扉。
这是通榆县“三帮扶一推动”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花絮,简明的誓师大会,掀起了双岗镇绿海村脱贫攻坚战的高潮。
通榆县人大包保的绿海村位于县城北35公里,全村709户人家中有贫困户310户,按照市、县两级关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要求,经过仔细调研,庭院的种植项目确定了,可是各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不一样,有的贫困户因为年老体衰,干不动活了,院子白白荒废了;有的因为身患重病,不能料理,有庭院不能经营。
怎么办?
“本是乡亲,情浓血浓,能帮就帮”“我们是党员,只要乡亲有困难,我们一定帮”通榆县人大选派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苏彦菲因势利导,决定在绿海村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去帮助村里那些想发展庭院经济却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播种、田间管理、秋收及销售等全程参与,确保包扶的贫困户取得预期效益,既而在全村内形成互帮互助的热潮,保证全村如期整体脱贫。
“铁宝分队队长郑学东和包扶农户陈山对接,幸福分队队长杨忠海和包扶农户徐忠久对接,向海分队队长刘禄和包扶农户温彦祥对接……”誓师大会结束后,县人大包扶干部及村党员志愿者组成的6个小队开始奔赴各屯贫困户家里进行义务劳动。
绿海村铁宝屯的陈山是一星级贫困户。他是一名72岁的老党员,常年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他家的时候,老人正站在房后,望着院子里的一堆堆马粪发呆。“不能不种啊,种点儿得点儿,可是实在是干不动了……”老人叹口气说。
“别着急,我们帮你。”铁宝分队的队长郑学东边说着边从车上拿出铁锹分发给队员。“先扬粪,然后再机械打垅。”在队长的指挥下,大家撸起袖子,挥舞着铁锹,低头扬起粪来。“小海,扬粪不是这么扬的,要这样……”看到包扶干部小海不太会干农家活,队长走到旁边开始指导起来……
在绿海村幸福屯徐忠久的庭院里,一台旋耕机在轰鸣。60岁的贫困户徐忠久因身患脑血栓致半身不遂,行走极为不便,妻子偏偏又得了红斑狼疮,老徐整天忘着窗外那块院子里的土地发愁。为了帮助徐忠久,村农民党员杨忠海开来了自家的农机车,旋地打垅之后,幸福分队的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齐上阵,有的抬着土豆栽子穿梭在地垅之间,有的蹲下身子开始种植土豆。“注意间距,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密……”杨忠海一边干一边指导大家。而今,庭院里热热闹闹的劳动场景让徐忠久躺不下去了,他艰难地爬了起来,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含糊不清地唠叨着“好啊,好啊,谢谢大家了。”
笔者走在回城的路上,刚刚热闹的院落已经远去,可那一面面鲜艳的旗帜,那一个个忙碌的志愿者们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