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贫困程度和百姓的生活条件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差,村里路坑洼不平,放眼望去一片光秃秃的。这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我真的希望通过我们单位的帮扶,让百姓的生活更幸福,让红岗村变得更美丽。”刘建回忆自己刚到村里时的感受。
2016年1月,刚刚从部队转业来到吉林省住建厅工作的刘建就被选派到红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坦途镇红岗村位于镇赉县北部,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共有3个自然屯,总户数26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贫困人口241人。村里耕地多属沙石地,人均耕地少,是典型的贫困村。
怎么能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改变?首先要摸清楚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刘建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对村里114户贫困户走访了一遍,对所有贫困户的情况做到如数家珍,乡亲们眼中原本陌生的他也慢慢变成了大家口中亲切的“小刘”“刘老弟”。
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是村民王洪飞,刘建对他印象深刻。王洪飞今年81岁,一个女儿在前几年去世了,他家住的泥土房已经40多年了,夏天外面下雨,屋里只有睡觉的地方是干的。由于没有钱垫地基和装修,这几年的泥土房改造项目他一直没能参加。刘建了解情况后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王洪飞改变居住条件。他协调村里帮忙找人找车终于帮王洪飞把房子盖起来了,房子盖好后,包保单位住建厅又出1000元帮助吊棚。“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党的好干部,让我感受到亲人的温暖。”王洪飞感慨地说。
据了解,2016年红岗村完成危房改造43户,省住建厅出资4.3万元帮助吊棚,今年将改造50户。同时,协调爱心企业投资22元,为30户村民免费安装了室内厕所。
2016年6月,又到了雨季,村里的土路积满了水,毛家围子屯的赵国义生病了,想搭出租车去镇里的医院,可出租车根本进不去屯里,村民们只好将赵国义背到水泥路上才坐上了车。平时这个屯校车也进不来,家长每天需要把孩子送出屯才能坐上校车。刘建将这一情况反应到单位,省住建厅协调了239万元为红岗村修建了水泥路7.03公里。村民们对此纷纷点赞:“住建厅为我们修的这条路可解决大问题了,让我们出行方便了,种地收地开车也好走了,这下收粮的车来的也能多了。”
房子建好了,路通了。刘建又开始着手改变村里光秃秃的现状,让红岗村变美变靓。为此,省住建厅协调40万元绿化资金,栽种树木3260棵,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与坦途镇政府共同努力争取财政资金430万元,为红岗村修建铁艺围栏11916延长米;联系长春建工集团为红岗村捐资80万元建设两个文化广场……红岗村因为他们的大力帮扶,村容村貌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完善红岗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刘建深知要想让百姓生活有改善,还要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他协调单位帮助红岗村争取100万元扶贫资金,改良了100公顷盐碱地种植水稻,114个贫困户以合作社形式入股分红,每户每年可持续增收近800元;帮助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村种植谷子,每户可增收1000余元。
“是刘建书记和省住建厅的帮扶才让我们村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刘建书记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在影响着我们村的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相信在他和单位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村脱贫指日可待。”红岗村党支部书记尹长生为刘建和省住建厅竖起大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