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社区工作就是面对大众百姓,倾听基层声音,协调社会问题,维护居民利益。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社区将越来越多地承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移分化出来的职能和任务,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型社区,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需要,也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呢?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真情服务群众。做好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群众在社区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社区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社区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可以说重任在肩。这就决定了社区干部应当始终怀着深厚的、饱满的、真挚的感情,去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努力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二是勤于学习增实力。重视和加强学习,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对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形势和任务迫使社区干部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和责任,通过勤奋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本领,为管理好社区、服务好群众夯实基础。
要提高社区工作依法治理能力。社区干部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学深、吃透,真正掌握政策,积极宣传政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和谐社区建设、发展居民自治建设各项工作中去。
要提高社区工作者发展创新能力。社区作为城市基础单位,管理范围以及所担负的职责都在发生变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应对和解决前进路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要提高社区工作者主动服务能力和亲和力。社区干部离百姓最近,群众在衣、食、住、行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想到社区,社区干部办事要有真行动,做到有求能应、有难能帮,把自己的关注点倾注到为民服务上。在接待群众诉求时,要坚持做到“五情四心”的文明亲和服务,即热情相迎、真情相系、实情相告、倾情相助、温情相送,接待热心、询问耐心、办事诚心、服务真心。认真落实“五办”服务机制,即在政策范围内能办理的讲求实效“立即办”,不能当场办理的迅速研究“及时办”,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坚持公开“透明办”,反映带有普遍性的深入实际“上门办”,不违背政策和法规问题的“创新思维办”。
要提高社区工作者活动策划和调查研究能力。社区承担着教育服务、组织宣传等责任,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育建设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新亮点,作为社区工作者,要有意识地策划一些主题向上、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党建、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社区工作任务多、人手少、突发事情多,很多工作很难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社区工作者要不怕吃苦,多做走访、座谈、入户、问卷和定性定量分析,多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了解民情民意,找到矛盾问题的关键点,找到开启群众思想疙瘩的金钥匙。
三是要作风正。社区干部身置基层,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加强社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社区工作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做到站稳脚跟,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擦净脸面,即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俯下身子,即增强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社区群众的态度。既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直接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体察他们的安危冷暖,又会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主动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社区工作既具体又繁杂,与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社区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察实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经常深入群众中去,多做调查研究、多问政于民,将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社区发展。
(作者系洮北区铁东街道党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