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向海,美在自然 贵在原始
童年的那盏保险灯
对月吟
寻找幸福
雷锋: 爱让世界不一样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海,美在自然 贵在原始

□贾广耀
 

大家都知道,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把周边的边界线连起来,是一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报晓雄鸡图。而就在雄鸡眼睛的部位,镶嵌着一块沃土,一湾湖水,她就是世界著名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向海”。

向海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千百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里土肥水美,天然原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春可赏黄榆铁骨苍劲美,骏马奔腾驰草原;夏可观锦鳞蛟龙跃碧水,鸟语鹤鸣舞蓝天;秋可闻万顷芦苇百鸟啼鸣之婉转;冬可赏千里雪原冰上冬捕之壮观。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保护区,像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和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传说向海因“香海庙”而得名。“香海庙”1664年初建时为“青海寺”,是藏传佛教在东北的名刹之一。

1784年,乾隆皇帝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匾额。1928年,西藏活佛班禅大师曾专程来此传经说法,声震科尔沁草原。当年“福兴寺”殿宇崇宏,院内又植有数株榆树,至今已两人合抱不交,被尊为神树。这里总有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逢集日更盛。香烟缭绕,弥漫如海,故俗称“香海庙”。人们站在树前,远望向海湖如同大海,故又称向海,向海便由此得名。

向海从一个古老的传说,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屯、一个村、一个乡。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向海蒙古族乡乡政府所在地。在全人类修复湿地,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树种、植物群落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幅员105.2467公顷,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2公里。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木太河流进湿地,北部引洮儿河水注入水库。保护区横跨通榆县4个乡镇、12个村、32个自然屯,1.5万人口在这里从事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

向海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互相渗透。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纵横交错,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构成了典型的湿地多样性景观。区内自然形成四大生态景观,即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苇荡、羊草草原。在“吉林八景”评选活动中,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膺前三甲,以美在自然、贵在原始著称。在省内享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

从县城出发,沿通榆——向海公路西(北)行40公里,便进入了向海湿地。

伴随视野一路前行的是,一座座沙丘蜿蜒起伏。东西走向呈带状分布的各种各样原生植物,点缀其上,绿意盎然。公路两旁居多的是珍稀树种蒙古黄榆,属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山岗特有,全球罕见。蒙古黄榆群集中在向海保护区管理局以南约30公里的兴隆山蒙古黄榆观光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蒙古黄榆的枝干矮小而柔韧,却以坚强的脊梁支撑着巨大的树冠,虽然柔弱却以群体的力量,形成树的海洋。黄榆林带里大多是三五棵或十几棵丛生,树不高而根深,干不粗而柔韧,根连着根,枝穿插着枝,丛丛簇拥,苍莽翠绿,倔强挺拔,婀娜多姿。黄榆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因此有“生而百年不死,死后其干百年不倒,其根百年不烂”的说法,堪称植物的“活化石”。

站在“赏榆亭”上俯瞰,一望无际的蒙古黄榆俯拾皆是。细端详,有的像古藤盘柱,有的如游龙过江,有的若霸王挥鞭,有的似八仙过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就了蒙古黄榆的千姿百态。隆冬时节,呼啸的北风和漫卷的黄沙一见到它便驯服地放慢了脚步。阳春三月,别的树种刚从梦中醒来,蒙古黄榆就已经吐出葱郁的叶子,莽莽苍苍,引来各种禽鸟在枝头嬉戏;酷暑盛夏,它总是长舒猿臂,浓荫下布,为八方游客遮荫纳凉。无论怎样干旱燥热的天气,只要置身其中,便有无风自凉、无雨自润之感觉,清爽至极,好似仙境。据当地人讲,若选一簇伞状的蒙古黄榆树丛,常在树下小憩,吸上几口清新空气,可延年益寿。

“揽海阁”位于向海东西两湖中间,向海景区中心最高点,高30米。置身顶层远眺,向海湿地景区的千姿百态尽收眼底。风积沙丘、起伏绵延,犹如条条黄龙驰骋大地;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湖泡河汊,星罗棋布;沼泽水畔,禽鸟鸣戏;浩瀚芦苇,碧波荡漾。湿地景观美不胜收。

“千鸟巢”位于向海湖中一孤岛的北侧崖面上,是灰沙燕的群居洞穴景观。游者可自乘木船或乘坐游船贴近千鸟巢。这里有数以万计比麻雀还小的灰沙燕在此繁衍生息。鸟儿们的安乐窝就在这个岛的北侧,周围常年季风,长满野草的沙丘被河水冲涮,自然雕砌成了一个立体平面。为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灰沙燕用嘴在离湖面数米高的峭壁上啄洞,成千上万直径只有5厘米左右的小洞,便成了灰沙燕幸福的家园。灰沙燕的家是对号入座的,在各自的小洞里你来我往,川流不息,为它们的爱子衔食送水,奔波忙碌。走进千鸟巢,你可以听到密密匝匝的鸟鸣,沐浴着向海湖清新的晨风,会真正感觉到置身大自然怀抱中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

“百鸟园”又称鹤类救护繁育中心,园内有鸟类几十个品种,数百只之多,有湿地鸟、草原鸟、森林鸟等。踏入百鸟园,真可谓百鸟朝凤、鸟类天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幸福吉祥的蓝孔雀,它会用优美的舞姿,高雅的体态,迎接八方来客。当游客走在栈桥上,会看到桥下各种水禽:白天鹅、黑天鹅、鸳鸯、野鸭,或水中嬉戏、或振翅欲飞,迎接宾客的到来。

“仙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西南,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岛上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芦苇高可过人,茂密连片。岛上共有野生动物十几种,珍禽几百只。岛上亭如笼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珍禽笼内有体态优美的东方白鹳;性情机敏的灰鹤;玲珑乖巧的蓑羽鹤。猛禽笼内有嘴似钢钩的白尾海雕;上下翻飞的白尾鹞;喜食动物内脏的秃鹫。球笼内有百转千鸣的百灵鸟;专食芦花的苇鸟;会嗑瓜子的蜡嘴雀……来到仙鹤岛,千万别错过与鹤合影的机会。有人说,“能与仙鹤拍照,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和顺、带来吉祥。夫妻与鹤合影能恩爱长久,白头偕老。”

前不久,向海保护区管理局又传喜讯,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多功能现代化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馆采用实物标本和声、光、电、同期声等多媒体手段,结合解说员的随图讲解,使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在游览前,就对向海湿地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