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
主旋律文化如何成为“红海蛟龙”
考古学家完成东海神庙遗址勘探
“军令”岂能“不受”
说“宇”道“宙”话宇宙
郁孤台下清江水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令”岂能“不受”

 

●郝铭鉴

某报刊有一长篇通讯,介绍歌词大家乔羽先生。在谈到“乔老爷”为《上甘岭》配词时,文中有这样几句:“终于,乔羽的激情像喷薄的火山,他躲到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排除一切外界因素,一挥而就,一喷万丈”。《我的祖国》这首堪称经典的作品就此问世。真没想到,这里又一次碰上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出版物中有些差错,由于错的人多了,会让人熟视无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便是一例。将者,身负重任之军人也。服从命令乃军人之天职。“军令”岂能“不受”?乔羽先生说的,应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君命”,不是“军令”!

“君命有所不受”,典出《孙子·九变》。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君君,臣臣,关系颠倒不得。然而“君”在皇城之内,“将”在千里之外,军情瞬息万变,急如星火,“安有千里而求战者乎?”所以,孙子接着又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就是说,大将在外,一定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有临场的处置权,只要实战需要,正常的路可以不走,能打的敌人可以不打,攻得下的城池可以不攻,争得到的地盘可以不争,甚至,君王的命令也可搁在一边不予理会。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军事思想,正是《孙子》的价值所在。 “军令”和“君命”,在读音上有点相似,也许这正是一错再错的原因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