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
主旋律文化如何成为“红海蛟龙”
考古学家完成东海神庙遗址勘探
“军令”岂能“不受”
说“宇”道“宙”话宇宙
郁孤台下清江水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古学家完成东海神庙遗址勘探

 

●滕军伟

考古学家近日完成莱州东海神庙遗址考古勘探,出土了大量建筑和文物遗存,并初步明确了这座祭海“国庙”的建筑规模和布局。

在山东半岛东北部的烟台莱州,在一片杨树林的怀抱中,一抹红墙分外显眼。走进大门,左侧至今仍保存一段庙墙,墙高5.5米,厚1.5米,这是遗址内仅存的地上建筑。右侧有巨石雕刻的赑屃,由于年代久远,石像身体已经严重风化,但脚部和背部的花纹仍清晰可辨。遗址内随处可见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石柱底座和碑座,还有不少钻孔和回填的痕迹。

参与这次考古勘探的莱州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张英军说,考古人员每4米打一个1.5米至2米深的探孔,“初步确定了神庙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以及各建筑的功能,进一步明确了东海神庙作为祭海‘国庙’的地位和价值。”

据史料记载,莱州东海神庙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修建的“海水祠”,后经历代维修和扩建,至民国时期,东海神庙已经具有东西两跨院、前后各三进的院落规模,总占地面积约40亩。但由于海神庙地上建筑在战争中被毁,之前的研究主要来自史料记载和老人的记忆。

莱州市博物馆馆长张玉光说,这次考古勘探共发现各类建筑类遗迹40余处,以及大量遗存文物,其中建筑遗址以明代为主,文物遗存以宋代至明清时期居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历史上,东海神庙曾为皇家祭祀东海神的场所。据《海庙祀典考》《旧唐书》等史籍记载,莱州东海神庙皇家祭祀始自唐代,自宋代已成定制,明清两代尤为重视,至清光绪十六年最后一次祭海,有文字记载的帝王祭海共有81次,沿袭千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除了皇家祭祀以外,民间也每年四次自发组织东海庙会,庙会规模宏大,不仅当地人参与,连环渤海和浙江、安徽一带的渔民也来祈求平安。莱州东海神庙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海域文化,在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韩国也具有很大影响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