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如何有效维护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法治宣传挺在前 国家安全普人间
维护国家安全 防范、制止和
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白城市国家安全局 韩亮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让国家安全意识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在和平年代凝聚全民的忧患意识,这也是加强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认清夯实国家安全的法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特别强调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这是理解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和基点。政治安全决定和影响着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其他各个领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不开展情报工作,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和强化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虽然不时公布一些抓获境外间谍的案件,也在《刑法》和1993年版《国家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间谍犯罪和反间谍机关的工作职责,但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有情报工作,更没有向外公开过我相关领域的机构设置、工作原则等等,没有制定和公开发布过任何形式的专门法规。为此,2013年11月中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等做了重要论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四大职责之一提了出来。

2014年1月,我国正式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4月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5年1月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2016年4月15日和2017年4月15日开展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2016年12月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2017年2月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国家安全相关法律陆续出台:2014年11月颁布实施《反间谍法》并废止1993版《国家安全法》,2015年7月颁布实施新的《国家安全法》,2015年12月颁布并于2016年1月实施《反恐怖主义法》,2016年4月公布并于2017年1月实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2016年11月颁布并于2017年1月实施《网络安全法》。在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紧锣密鼓向前推进、国家安全立法不断迈出新步伐的情况下,201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正式颁布,2017年6月28日开始实施。

一系列国家安全立法的颁布实施,既是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更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为有效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充分履行国家安全机关职责,维护人民安全,坚决捍卫人民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形势变化,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着力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将人民安全作为宗旨,是党性的必然要求和国家安全的集中体现,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日”就是要全社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打好打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党中央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中明确的各领域安全都以人民安全为核心进行展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和根本目的,只有建立在人民安全基础上,国家安全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国家安全机关是在隐蔽战线上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的国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严密防范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坚决捍卫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机关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要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更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近年来,在东欧、中亚、北非、西亚等地区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其实质就是外部势力利用社会矛盾推翻现政权的一种政治颠覆活动。某些外部势力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存在,总是千方百计干扰破坏,试图发动“颜色革命”。有的披着伪善的外衣,以“民主”和小恩小惠为突破口,以互联网为平台,大肆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编造谣言诋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动摇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决防范境外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加强国家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决不允许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危害我国政治安全。

要保护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安全。当前,确保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政治、国防军事、科学技术、核能等领域。失去了核心利益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确保核心利益不受外部危害,保障其处于持续安全的状态。国家安全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惩、防并举原则,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国家核心利益的窃密犯罪,筑牢反奸防谍的“钢铁长城”。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稳,不受各种威胁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其中暴力恐怖活动是当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突出威胁。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对暴恐活动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要维护海外利益安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大,包括我市在内的海外投资项目、驻外企业、工作人员及赴境外旅游人员的不断增多,给海外利益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军事冲突不断,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多发频发,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疫情时有发生,都对我们海外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直接危害。国人、国民、国家各级部门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风险预警与评估,强化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意识,不断营造国家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安全、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

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正是每一个社会机体的参与才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正是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组织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确保了整个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家人和亲友的安全。《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就是为了提醒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每个公民和组织都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积极协助和支持国家专门机关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发现危害国家的违法犯罪活动及可疑情况,要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受理举报热线电话12339。我们相信,只要凝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磅礴力量,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