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如何有效维护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法治宣传挺在前 国家安全普人间
维护国家安全 防范、制止和
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胡鳦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迫切。国家层面的文化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在国家管理和民族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

文化安全,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国家文化主权领域免受外来文化威胁和危害的状态。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诸多领域的挑战。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的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关键则在于文化的先进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随着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相互激荡、彼此碰撞,这一方面更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无时无刻不把中国当做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在理论层面上,西方反华势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具体方法上,西方反华势力除了继续利用政府文告进行意识形态攻击外,还通过文化教育交流及援助项目、覆盖全球的综合信息传播体系,大规模输出精神文化产品,加大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扩张。

西方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然而危害却来越显著,如何有效抵御其渗透,我们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强身固本才能百毒不侵”,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入侵的基础。其次,对待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要有清醒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丹尼尔·贝尔主张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终结论”;塞缪·亨廷顿主张用文明取代意识形态;弗朗西斯·福山则宣扬西方民主自由制度的文明合法性等都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评价、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评判而否定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对此我们应该予以揭露和批判。同时,中华文明讲究包容,西方文化及价值观中注重思辨、竞争、个性发展、平等意识等是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之处,但我们要警惕并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另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现自己优秀一面,在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增加广大人民的文化认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在暗中较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对加强思想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揭露和批判,并通过这种批判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就是对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种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各个方面规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形态安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