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安徽宣城的敬亭山原非一座名山,自谢脁的《游敬亭山》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传诵开后,许多诗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遂使敬亭山成了一座驰名的“江南诗山”。这可以说是古代山水因诗而名的典型。
李白这首诗,不写敬亭山“极目如画”的景致,也不直接抒发自己登临的感受,用语直白,却独有意趣。前人说这首诗写出李白漂泊生活中的伤心、孤寂之感,恐怕未必准确;诗题和诗句中的两个“独”字,仅仅表明独自一人的状态,而非孤独、寂寞的情感表达。我们更愿意把这首诗看做诗仙李白在敬亭山游赏时所体悟的闲适、悠然心境的表达。猜想一下,或许当时他已微醺,身心彻底放松,投入到周围环境中,忘掉自我,物我交融,从而进入一种空寂、超然的审美境界。你看他眼中所见,众鸟悠然高飞在空中,此时已没有了踪迹;一朵孤云也轻轻飘走了,天地间一片澄净;四顾无人,空阔无声,唯有敬亭山和诗人相对而视,如知音一般,相看两不厌。仿佛这片悠闲自在的天地,都是为他们两个而设。这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感觉,诗人仿佛已经羽化而登仙,世俗的情感、人世的不如意,都已不入其心。阅读的时候,想象自己处在同样的境地中,放空自己,看看能不能体验到诗人的那种感觉。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