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辉
辽、金、元、明时期,其历史年代为公元907年至1644年。
女真族是东北历史上三大族系之一肃慎族的后裔,《松漠记闻》记载:“女真即古肃慎国也,东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其属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女真”。早期的这些民族,由若干个民族共同体组成,直到辽代,女真民族才逐渐形成,女真系统的各族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辽朝灭亡渤海后,黑水靺鞨役属于辽朝。在辽朝,把强制迁徙到辽南地区编入契丹属籍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居住在东北部的不入契丹属籍的称为生女真,辽代为避兴宗耶律宗真的讳,改称女直。生女真居于今松花江下游到黑龙江合流入海处。约在11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生女真完颜部为中心的强大部落联盟,由于其自身的社会发展,又有来自契丹族的压迫,大大加快了女真酋长和部众走向文明社会的进程。公元1114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兵在涞流水(今拉林河)西岸誓师反辽,1115年正月,阿骨打建国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定都按出虎水旁的会宁府(黑龙江省阿城县南),推动女真族的历史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234年金朝被蒙古军灭亡,存续120年。
女真族是一个善于多种经营的民族,狩猎、农耕、畜牧一直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史载:他们善捕貂,貂食其肉,有五毂、牛、马、麻布,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多猪,亦善弯弓骑射。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统一北方,促进东北和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为清代的疆域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疆域的缔造作出了伟大贡献。它创新货币制度,金代的纸币称为“交钞”,是世界上正式发行纸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其货币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为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沿用。金后期使用的“承安宝货”,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第一次以白银做币材正式铸成的法定货币,填补了我国货币史上的空白。金创建女真文字,兴学重教,兴修建筑名胜,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而闻名的卢沟桥,今天北京香山的碧云寺,我国现存最大的佛殿华严寺的大雄宝殿等都是金代著名建筑。世界上最早的破冰船的雏形,出现在金代海陵王时期。
从公元1117年女真军占领今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的辽长春州,到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大军攻占金(新)泰州的这一时期,白城的历史进入了金王朝统治时期,金王朝占领长春州后,对这里给予极大重视,政治上承袭了辽朝的府州建制,继续沿用辽代长春州故城,并将金源内地的女真人相继迁居此地,对白城这一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金朝白城在辽代契丹人开发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白城境内有辽金遗址333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证明了女真族为白城历史发展,特别是白城的农耕畜牧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女真建立的金朝虽亡,而其族未亡,金亡后的女真人,留在中原继续为取代他们的元朝服务,而留在东北的却依然以分散了的共同体活动于历史上,他们是后来新的统一的女真和政权在地方的再创造者和参加者。金代女真人经过元、明,又以满族新的统一民族共同体,把肃慎系统的属源衔接起来。由满族所建立的清朝,由于处于比金代女真更强大的社会与地理环境以及中华文明在各族发展的基础,是肃慎系民族发展到满族时达到了最高峰。
明朝初期的女真族按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活动地区的不同,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各部互相混战,给女真人民带来了痛苦,他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安定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由建州卫首领努尔哈赤完成了。当女真各部基本统一的时刻,1616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辽宁省新宾县永陵乡)即位称汗,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从此,满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辛亥革命后简称满族。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