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改革开放40年·我的白城我的家
婚礼变奏曲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礼变奏曲

 

●本报记者 张风

婚礼,作为婚姻开始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人类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常见的庆典仪式之一。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婚俗,但所有的婚礼都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浪漫、喜庆和热闹。在我市,婚礼的风俗、特色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变迁。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在过去40年中举行过婚礼的市民,共同追忆那些被遗忘的时光,聆听婚礼进行曲在岁月中的变奏。

婚车是辆自行车 婚礼像个茶话会

市民刘女士刚刚与丈夫张先生庆祝完结婚40周年的纪念日,当她回忆起自己的婚礼时,不禁感慨万千。

1978年隆冬,刘女士与张先生举行了婚礼。结婚之前,张先生的单位为照顾他结婚,分给他一间仅有十几平米、低矮破旧的小土房作为婚房。在他们结婚时,远在偏僻农村的双方老人们都没能赶来,只是给小两口寄来了他们多年积蓄的几十斤粮票、肉票以及50余元钱。而他们之所以不来参加婚礼,就是为了将路费省下来,给小两口多寄点儿钱。

刘女士和张先生的婚礼共计花了300多元钱,这些钱大多用在添置被褥、箱柜、桌椅以及锅碗瓢盆等基本生活用品上了。另外,他们还各自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皮鞋,预备在婚礼时穿。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带来了贺礼,基本都是些镜子、脸盆、暖瓶、床单等生活用品。婚礼的那天早上,张先生在自己的同事、朋友的簇拥下,骑着自行车来到刘女士的单位宿舍。然后,他用自行车驮着刘女士,在众人一路的欢笑中来到了新房。最后,宾客们拥坐在他们仅有十几平米的新房中,喝几杯茶,吃些瓜子、喜糖……还没到中午,婚礼就结束了。

张先生的一位会摄影的朋友,用照相机记录下了他们的婚礼。多年以后,记者在张先生家那些发黄的黑白照片中,依稀可见当年那场婚礼的“盛况”。

结婚“大件”不能少 丰盛婚宴家中摆

市民姜先生告诉记者,他在1988年结婚的时候,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正逐渐成为结婚时重要的“大件”。这对当时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有不小的压力。姜先生的父母就花掉了多年的积蓄为他购买了这几 “大件”

姜先生结婚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只能与他的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家有3间宽敞的砖瓦房,姜先生和妻子将其中一间粉刷一新,然后又在顶棚上挂了些拉花儿,然后买了木料,聘请木匠做了高低柜、沙发等家具。最后将被称为“大件”的几样家电搬了进去,他们的新家就建成了。

婚礼那天,姜先生乘坐着一辆前苏联生产的伏尔加轿车去接新娘,紧随其后的是几辆北京吉普车以及一辆大客车。这在当时也算是排场不小的一支婚礼车队了。此时,姜先生的父母早已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了灶台,并请来了一位专业的厨师主灶,开了十几桌酒席来招待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但是姜先生苦笑着告诉记者,婚宴结束后,包括他和新婚妻子在内的全家人,都一直忙到半夜,才将一片狼藉的院子收拾完毕。

这场耗资近万元的婚礼,在当年足以堪称“豪华”了,而姜先生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同龄人艳羡的目光。

穿金戴银拍婚纱照 浪漫婚礼锦上添花

翻开市民周女士的婚纱相册,记者看到了她做新娘时的幸福笑容。周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结婚时,婚纱照在我市已经开始出现,但却不是所有结婚的人都会去拍婚纱照的。

1998年,周女士与丈夫结婚。虽然他们当时的收入和家境都很普通,但是在周女士的坚持下,两人还是去了市内为数不多的一家可以照婚纱照的照相馆,花800元拍了一套婚纱照。这套婚纱照也让他们走到了时代的前沿,在朋友、同事面前出了把不小的风头。之后,周女士又穿着婚纱举行了婚礼。这让周女士对自己婚礼的一切浪漫憧憬都变为了现实。另外,周女士还请来一位专业婚礼摄像师,用录像带将她人生中最美的一天记录了下来。

大约也是那几年,年轻人结婚开始流行“三金”,即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按照当年的黄金价格,这3件首饰加在一起,平平常常也要两三千元。周女士的婆婆便花了2500元为她买了“三金”,在物质上为他们的婚礼锦上添花。

结婚必备的家电几“大件”,此时也已有了很大变化,为结婚而添置的彩电,从过去十八九英寸的普通屏幕,变成了25英寸平面直角屏幕的遥控电视机;冰箱也由原来小容积双开门变成了大容积3开门;洗衣机则由双筒变成了全自动;双卡录音机则干脆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CD唱机。而家具也变得越来越考究,真皮沙发、实木桌椅都陆续在新婚家庭中出现了。

浪漫时尚奥运年 结婚“大件”新飞跃

回忆起自己在2008年8月举行的婚礼,市民王先生不无骄傲地说,那是最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一个年份,因为那一年,我们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而王先生正是赶在奥运会开幕当天举行了婚礼。

因为婚礼“扎堆儿”缘故,王先生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着实也没少操心。因为拍婚纱照的影楼排起了队、举行婚宴的酒店也难预订、主持婚礼的司仪也难寻找……但即便如此,王先生仍觉得能在这一天举行婚礼,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当时的婚礼,已经非常注重类似于“奥运年”这样的时尚元素了。

除了这些时尚元素之外,结婚时必备的几种家用电器,虽然变得更先进也更高级,但却已经不再算得上“大件”了。现在结婚必备的新“大件”应该是房子了,而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中,还会将私家车也算做一“大件”。王先生虽然还没有私家车,但他却买了一套3室1厅的房子,并且下足了本钱将房子精心装修了一番。

婚礼也在王先生及其家人的策划下,办得十分浪漫、温情。在市内一家四星级宾馆的宴会厅中,伴随着《婚礼进行曲》悠扬的旋律,王先生携着他身着盛装的美丽新娘,踏着长长的红地毯,穿过鲜花编织成的拱门,缓缓地走上了宴会厅的舞台,在司仪的指挥下喝交杯酒、做真情表白、讲恋爱过程等等,在场宾朋则报以快乐的笑声和祝福的掌声……

新时代浪漫婚礼 返璞归真追求高品位

2018年,随着我市老城改造、扶贫攻坚、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四项重点工作捷报频传,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如今以展示物质生活为主的婚礼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更加有品位的婚礼形式。

曾经在80年代末举办婚礼的市民姜先生,如今正在为27岁的儿子小姜筹备婚礼。但是让姜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对自己略显老套的思维完全不买账。原来,姜先生的儿子早就对自己的婚礼有了打算,他希望举办的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小姜向记者表示,他的婚礼不会像从前一样大宴宾朋,也不会花很多钱去搞华而不实的盛大仪式,他准备把自己的私家车点缀上美丽的鲜花,然后亲自驾车去迎娶恋爱三年的女友。之后在亲人们的祝福中登上飞机,展开一段浪漫的旅程……

40年来,白城市民的婚礼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展现出白城市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次次的冲浪弄潮,一次次的华丽转身,孜孜不倦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这40年中,唯一不变的,就是终成眷属者的甜蜜、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