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朴素情感是散文不可缺失的底色
中国奇迹
苏尼特草原上的牧羊人
新时代,让我们扎根基层
金秋如画
永远的菊魂
箭在弦上亘千古 扣人心弦慰春秋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菊魂

□戴忆湘
 

秋雨过后,寒意渐浓,张扬一季的花草树木,从茂盛的顶峰逐步向萧瑟的波谷移步,红透脉络的枫叶,衔着不舍从枝头滑落,与残阳相辉映,演绎深秋最后的空灵绝唱。

唯一留下来的秋菊,踏着寒霜的竹笺款款而来,凌然地绽放着,无所畏惧地烂漫着,用坚毅傲骨为霜剑施虐的季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景致,用清幽的灵魂在尘世铺陈远离繁华的色彩。

菊,以其不妖不媚的风姿、清雅素洁的花韵、傲骨的花品被世人奉为花中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完美素材。

晋朝的陶渊明先生,就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修篱种菊,悠闲地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传世佳句。透过诗句的清幽,可以感悟到先生那种与众不同的超然与豁达,菊花的那份孤傲脱俗与淡定,已经被先生深刻地嵌入了骨髓,乃至于隐逸者们把他这份悠然自得的恬淡心境视为知音,也为此赢得了清高志士的推崇。

拜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清晰地记得林黛玉笔下的菊花诗,她以高超的文学艺术才华诠释了对菊花不同凡响的见解,《咏菊》就是她撰写众多菊花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其间的佳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让后人过目不忘。

用忠贞演绎恩爱与圣洁的鸳鸯菊,把忠诚与执着的精髓植入生命的金珠菊,不恋浮躁坚守本真,用永不言败的信念倔强托举怒放花朵的野菊花,在画士们的丹青妙笔下栩栩如生,清香四溢,流芳百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将赋予世人新的气息、新的风格、新的价值。而我们能否在喧嚣尘世中,给心灵开辟一隅幽静之地,如傲骨的菊远离名利纷扰,多一些淡泊、多一些无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