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玉秋 记者薄秀芳)春潮涌动,殊荣蝉联。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软环境建设在2018年度全省软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工作中,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工作标兵单位,这已是我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2月26日,吉林省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2018年度全省软环境建设评价情况的通报》,我市继2017年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工作标兵单位之后,2018年再次被评为标兵单位,获奖补资金3000万元。同时,白城市辖县通榆县也被评为标兵单位,获奖补资金1000万元。
记者同时获悉,2018年,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软环境办)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强化督查问效,狠抓软环境建设,办好民生实事,服务企业发展,助推了白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我市荣获了中国企业家协会评定的“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是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去年,我市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抓实干,创造出了多项白城经验。
在项目建设上,创造了“白城速度”。梅花集团300万吨玉米深加工一期建设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
在涉软问题解决上,创造了“白城模式”。市软环境办与市纪委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坚决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建立了涉软疑难问题会商制度,邀请相关部门、行业专家、事涉双方共同会商,有效解决了一批存在较大争议的涉软疑难问题,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在“只跑一次改革”上,创造了“白城标准”。“白城互联网+医保”,实现35项业务“零跑腿”,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次,要求全国各地交流互鉴。
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上,创造了“白城范例”。邀请农工民主党参与优化白城营商环境的做法,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的批示。今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龚建明, 专程到白城市开展调研活动,对农工党参与优化白城营商环境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宣传报道上,创造了“白城样板”。一年来,全市软环境建设宣传稿件在国家级媒体刊发11篇,在省级媒体刊发稿件275篇,树立了白城营商环境的良好形象。
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在2月25日召开的2018年全市重点工作记功嘉奖会议上,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软环境办)荣立了集体二等功,有7人分别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或嘉奖。
今年,我市将围绕“双谷双基地”建设,加快数字白城建设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争取变“只跑一次”为“一次都不跑”,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助力白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