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谈“真”
建在查干浩特的日军飞机场
临财不苟
柑橘栽培
塞下曲
廉不言贫官之德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十七 ——
柑橘栽培

宋代画家赵令穰的《橙黄橘绿图》。
 

●李昂

柑橘类水果(芸香科柑橘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及其杂交品种的果实)以其丰富的营养、芳香的气味以及相伴而来的文化价值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目前产区遍布全球,产量为世界水果之最(占水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因易于杂交,故柑橘类水果的品种特别多样。探究它们的起源中心,有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等几种推测,但从文献记载看,最早对柑橘类植物进行驯化栽培的地区是中国。

《尚书·禹贡》中提到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将橘柚作为贡品。先秦的其他古籍,如《山海经》《吕氏春秋》《周礼》《列子》等,对橘、柚、枳等柑橘类果树的记载颇多。东周时期,柑橘成为楚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著名诗人屈原在《橘颂》中称之为“后皇嘉树”。以上文献记载表明,我国开始人工栽培柑橘的时间不晚于东周。

到唐宋时期,柑橘种植在江浙、四川等地均形成产业,并确立了香橼、橘、柑、柚、橙等栽培品种。果树整枝、病虫害防控以及果实的收获、贮藏等相关技术也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柑橘在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后来随着地理大发现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经过各国园艺工作者的不断选育,产生了上千个品种。目前,巴西是柑橘类水果的最大生产国,中国位居第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