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
《塞下曲》,一名《和张仆射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组诗作品,共六首,描写的是边塞的军旅生活片段,含蓄隽永地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和气势。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诗歌首句写景。可惜这个景只能靠想象,不能目睹。因为月黑之夜,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而大雁高飞,渺无踪迹,也只能凭声音辨识。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了什么?“单于夜遁逃”,敌军首领乘夜逃遁。他为何逃遁?想来此前一定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旌旗蔽日,短兵相接,最后以我方的胜利告终,敌军丢盔卸甲,首领杀出重围,仓皇逃窜。他如何逃遁?一定是慌慌张张,不择道路,也许高空的一声雁鸣,也会让他心惊胆战。简单一句叙事,却引发无穷想象。
接下来顺理成章,我方将士开始安排追击。“欲将轻骑逐”,将军拣选出一队轻快的骑兵前去追击,只见刀剑如林,列队齐整,此时纷纷扬扬的大雪飘了下来,雪花顷刻之间就洒满了他们的武器。可以想见其军威之盛。至于如何追击,结果如何,诗歌没有交代,就戛然而止,留下无穷的想象。但透过这壮健的描写,我们自能想象出将士蓄势待发的轻捷以及他们在白雪映衬下的勃发英姿,自然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擒得敌酋归来。
开篇不言战况之激烈,结尾不言追击之迅捷,只是截取战斗中较为平静的一个片段,却包含大量信息,激发着读者的想象,这样的诗歌可谓含蓄隽永之至。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