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第一次坐飞机
记忆中的海棠花
鹤之吻
时逢佳节倍思亲 组诗五题
书房,你的后盾和疗伤之所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次坐飞机

□郝凤山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号召各行各业撰写史志,名曰盛世修志。上班不到两年,我被调到县税务局写税志,因为这个缘故,本人有幸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1985年8月,我在白城地区财税处征管科当科员。由于工作在机关,每年能跟着科长到外县(白城地区行署当时管辖全区9个县市)检查一次工作,但去省城长春出差的机会就少得可怜。当时去省局开会坐火车走长白线,乘坐的绿皮火车单程9个多小时;过去修建的公路狭窄,九曲十八弯不说,年久失修导致路面坑坑洼洼,长白公路还没通大客车;单位有辆领导专用的轿车(前苏联生产的拉达)。我们去省城出差的机会少之又少,哪个小科员要是赶巧偶尔搭坐一回轿车去趟长春,心里那个美呀,没个十天半月准过不了劲儿。那时候你要说坐过飞机,肯定是个爆炸性新闻。

抽调到洮安县税务局写税志后,让我坐飞机出行有了可能。1987年,交通、电信业均不发达,写税志要靠人工搜集第一手资料,用笔记本抄写机构沿革、人员设置、数据事例,还需要面对面采访当事人。洮安县的前身洮南府历史久远,一府辖八县管辖面积广,在这里从事税收工作的头面人物流动性较大,关内、关外均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位领导大力支持,我们采访自由,去哪里、采访谁,完全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编制完采访计划,再推测推测写作进度,估摸着离交稿截止时间足够从容,我们一行二人决定先难后易,自北向南,先去哈尔滨档案馆,再去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搜集资料。当时,我们还幸运地得知,洮南税捐局局长刘秉竹先生依然健在,离休后一直跟儿子生活在武汉,遂决定匀出时间,到武汉去采访他老人家。

到武汉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坐飞机。为了能坐飞机去武汉,我们可是煞费了一番苦心。那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坐飞机的条件之一是行政级别在县团级以上,之二是购买机票时出具单位介绍信,证明你有紧急任务特殊事项获准。当时与我同行的李科长只是副股级,作为扈从、主笔的我呢,只是个小科员,想坐飞机必须提供单位出具的介绍信。

介绍信好办。为在外地采访便利,临出发去北京时,我们要了一些盖了单位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在离前门较近的一家个人小旅馆(每人每宿15元)住下,要了北京市交通图,坐公共汽车去北京南苑机场售票大厅,购买去武汉市的机票。

机场售票大厅里购票的人不多。在7号窗口,我把单位介绍信递给售票员。没料到,售票员对着他眼前的荧屏查询了一番,回头把介绍信扔给我,同时丢下一句话:“这几天没票。”我呆立片刻,猛一抬头看见了挂在售票窗口外面的“旅客意见簿”,快速把它摘下来,一边从兜里往外掏钢笔,一边翻开“旅客留言簿”,一边焦急地对售票员说:“我们两个确实有急事去武汉,麻烦你再仔细查查吧,我这就给您写封表扬信。”看来这个举动起了作用,低头写表扬信时,售票员又漫不经心地在眼前的屏幕上翻找了一通,说了一句:“我再给你查查,哎!后天中午有票。”顿时,我们双双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起早坐大客车去机场的那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们每人拿个手提包,到机场一打听,不用办理行李托运。先换了登机牌后再通过安检,然后坐在候机楼里候机。当查验登机牌登机时,连接机舱门的是灯火通明的长长通道,人们鱼贯而入。走到机舱门口,只见站在舱门边迎接我们的那个空姐,袅袅婷婷,满脸是笑,环臂颔首,甜甜的问候让人如沐春风。我们坐的是737机型,进入舱门,紧挨驾驶舱的是两排8个座位的头等舱,一帘隔开头等舱的是可容纳100多人的经济舱,机舱过道左右两边各3排座位。每一横排6个座位,每个座位上方都有一个空调和开灯按钮。因为第一次坐飞机,一眼望去,长长的机身令人震撼,里边这么多的座位,座位上及头顶上方的那么多装置不知道怎么使用,既新鲜又好奇。想打开看看,开开眼界,又担心别人嘀咕我是个土包子,只是见样学样跟着比划试探。

不多时,空姐整理行李架,讲解了乘机注意事项。又过了一会儿,机舱里广播响起,通知系好安全带,一片清脆的“咔哒”声响了起来。广播里空姐甜蜜的声音“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响起,随之请系好安全带,拉开遮光板和收起小桌板的告诫娓娓而至。

飞机往前滑动时,如同大客车一样,我们随着惯性往后一耸,之后它先在跑道上缓缓滑行,越来越快。四周的跑道、草坪、树木刷刷地向着身后跑去,景物也随之清晰、模糊、消失……几分钟后,感觉心往下一沉,只听“轰”的一声,机身已经穿入云雾。透过机窗俯瞰地面,城市变成了积木,河流变成了玉带,山川变成了盆景……俯视大地,所有的一切已浓缩成了一个魔方、一丛沙盘、一幅图画。

腾云驾雾的兴奋还没持续多久,隐隐的不安和恐惧就袭将过来。因为是第一次坐飞机,心里一直害怕得不行,尤其是飞机快速向上升时,心一直揪揪着。飞机直冲云层,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头顶上是亮瓦晴天……望着窗外,蓝天、白云、太阳。突然,我的心怦怦直跳,飞机怎么就不飞了呢?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就坏了?我额头上的汗一点一点地渗了出来。拿眼瞄瞄四周,大家静悄悄的,身旁的一个老外甚至翘着二郎腿,默默地读《人民日报》上一篇纪念毛主席的文章。天哪!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是没有参照物了。

渐渐地,飞机不像刚才向上攀升那样快了,在平流层中运行越来越平稳了,我慢慢地平静下来,像其他乘客一样,解开安全带,放下小桌板,左碰右弄,明白了怎样开关空调、开关灯、开关音乐播放器。这时,两个空姐推着一辆车,为每一位乘客发盒饭、饮料,并给乘客每人发放一个封面印有“中国民航”字样的精致的真皮钥匙夹做纪念品。

自打我从这趟飞机上下来,这个真皮钥匙夹就再没有离过我的身。从那以后,无论我走到哪儿都把它带到哪儿,还寻找任何机会显摆到哪儿。当年,北京飞武汉,大约3个小时左右,乘坐飞机所带给我心里的震撼和冲击无以言表,我已经记不清对多少人分享过多少遍我的这个光荣历史。

古往今来,巨大的空间距离,曾经隔绝了多少花好月圆啊!小时候在我们老家,媒婆上门提亲,常常听到大人们说“隔河一里不算近”,听得我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长大后突然明白了,那时候河流雨水丰沛波涛汹涌,而桥梁、船只稀少,轧成儿女亲家的两家人尽管隔河相望,但往来走动必是绕道远行,故而有此民谚。

过去,坐白城至长春的绿皮火车,共330公里,中间要停靠30余个站点,牛车一样叮叮咣咣一气走上近10个小时,里面又闷又挤,令人烦躁不已。现在,宽敞舒适的高铁将白城至长春的9个多小时,缩短为两个半小时,令人唏嘘不已。去年国庆节,我去北京妹妹家串门,乘坐的是坐落在家门口的白城长安机场至北京大兴机场的中国联合航空航班,从起飞到落地,共1.25小时,真是天马行空,快如闪电。心中的幸福感、自豪感一时爆棚。

1987年9月我第一次坐飞机,到现在不过30多年的时光。期间,我曾数次乘坐飞机,往返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亲眼见证了勤劳智慧、只争朝夕、奋斗不休的中国人民,用双手创造的一条条连通全国的高速公路,铺满全国的高速铁路,不断扩大的飞机场和火车站,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大中小城市,恢弘壮阔的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现代化工厂、多项领先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切身感受了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亲手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何等辉煌壮丽,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由衷的礼赞和钦佩,是何等真挚。

百年沧桑,山河巨变,壮年中国,傲然屹立。回首过往,仰望未来,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心中激荡起对伟大的中国人民的热情礼赞,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深景仰、热爱和感恩!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