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之下,阳台上黄色的仙客来含苞待放,桃红的月季、水粉的杜鹃正开得娇艳,洁白的茉莉、栀子、球兰已是花满枝头,散发着阵阵幽香,我陶醉在这美好的画面里,随手拍了几张照片放到朋友圈,远在苏州的姐姐秒赞并留言:“妈妈留下的这些花被你照顾得真好,下次我去你那,一定要带几棵回家来养。”
我家的这些花多数是婆婆留下的,她老人家爱花,家里无论春夏秋冬总有鲜花盛开着。
婆婆家有个不大的露天阳台,进入阳台要先站到卧室的窗台上,然后从窗户钻出去才能到达。婆婆微胖,每次钻进钻出都很吃力,但每到春光和暖,她就会不厌其烦地把室内的花搬到小阳台上,于是小小的阳台就成了她的“花花世界”。红色的水梅、黄色的海棠、粉色的玫瑰、白色的栀子和茉莉等等,在小阳台上开得热热闹闹,争奇斗艳。每次站在窗台前,欣赏着这小小天地里动人的景色,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总会让人心情愉悦。
每到深秋,天气渐凉,婆婆又会把花一盆盆搬回室内,于是每个房间的窗台、桌案上都会摆上几盆盛开的花,十分温馨。
东北的冬天总是特别的寒冷,常常是窗外白雪飘飘,婆婆家屋里却一室馨香,水仙、香雪兰、蟹爪兰等竞相开放着,那感觉真的是岁月静好。
婆婆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心里装着她的花草,更装着她的孩子们,却唯独没有她自己。回想我生女儿的时候,年近花甲的婆婆,不辞辛苦一天给我做四五顿的月子餐,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她说女人坐月子是大事,要好好调养,不然要做下病的,她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看待。婆婆辛苦养育了4个子女,又帮助带大了下一代。却不肯让孩子们为她操一点点的心,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永远把家打理得一尘不染,有了病痛也不肯对孩子们讲,怕给孩子们增添负担。到了节假日,她总是早早地准备好丰富的食材,等孩子们回家团聚。在孩子们眼里,家永远都是飘着饭菜香,可以随时停靠休息的幸福港湾。
我们觉得这样的美好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想到4年前,身体一直硬朗的公婆却在百天之内相继离开。
老人不在的家,也就不能称之为家了。大家商量准备把房子卖掉。回老屋收拾老人遗物时,只见人去屋空,曾经一大家人围绕在老人身边其乐融融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却成了永远回不去的怀念。如今的老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满眼都是落寞和凄凉,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抹不去的伤感回忆。婆婆最爱的那些花,因为主人已经不在,正在慢慢地枯萎凋零,婆婆特别喜欢的那盆常年盛开的月季,此时黄叶满枝,花还在有气无力病恹恹地开着,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疼。
收拾完房间,我把婆婆养的花,搬上车子带回了家。到家后,我拿一把剪刀认真地剪下枯枝败叶,浇水施肥,把花放到阳光充足的阳台上,也像婆婆一样精心地侍弄起这些花花草草来。以前我没有养过花,直到这时真正养花才知道,想把花养好也并不容易,有的花会经常生病长虫,我就请教会养花的人,慢慢地掌握了养花的技巧,这些花渐渐地和婆婆在时一样娇艳动人了。
婆婆留下的这些花,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美好和乐趣,每天生活在花草之中,内心变得分外的安静与从容。同时看着这些花草,总觉得婆婆对孩子们的爱还一直都在,而孩子们对她老人家的怀念,也在花开花落中延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