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3上一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关于做好2021年度全市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防 控 篇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防 控 篇


 

第二节 如何控制

—、早发现早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干咳、气促、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告知医生发病前两周的出行史,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

1.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就医?

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和居住史、与肺炎或者与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就诊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2.怎样判定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以下两条。

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在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或者有聚集性发病。

临床表现:发热,部分早期患者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3.临床上如何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对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4.什么是危重症病例?

危重症病例是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5.如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适度饮水。(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4)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5)中医药治疗:根据证候辨证施治。

6.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特效药吗?

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制造的新冠药物,获批上市。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药物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批准应用,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伴有进展为重型COVID-19危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kg)患者。

这种新冠特效药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目前有报道将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的安巴韦单抗及罗米司韦单抗称为“新冠特效药”。三期临床试验显示该抗体组合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抗病毒疗效。

7.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

如果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开始曾有过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比如共同生活、同乘汽车、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车间、教室、食堂、电梯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或在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特别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就是我们所说的次密切接触者,也叫密接的密接。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8.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应该怎么做?

当被判定为以上三类人员特别是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首先不要慌张,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可以有效阻止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潜在感染者与其他人群接触,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还可以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发病人员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请积极配合调查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携带好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必备药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规定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配合体温监测和定时核酸釆样工作,如期间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隔离点工作人员,并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9.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将新型冠状病毒用理化方法灭活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品。该制品无致病性,但保留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并有效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于2020年年底获批附条件上市,目前各地有关部门正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三步走”策略,规范疫苗管理,实施全民免费接种。

二、我们在行动

1.自觉主动隔离

如果我们自身出现感染的疑似症状,或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有过接触,应尽快就医,主动隔离,接受14天医学观察,防止传染他人。

在此期间被隔离人员应注意:(1)不得随意外出,主动接受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期询问。(2)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用塑料袋或保鲜膜严密包裹后丢入有害垃圾—套桶。佩戴新口罩前、处置完使用过的口罩后,均需及时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正确洗手,避免经手污染其他物品,造成二次传播。(3)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从而降低疾病传播风险。(4)拥有独立房间,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完全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餐具应单独清洗,可用消毒剂清洗,也可用开水蒸煮方式进行餐具消毒。换洗衣物、毛巾等可用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也可采用蒸煮消毒。(5)以静养为主。食物要清淡、多样化,保证营养充足。心态要平和,不能着急、害怕。保证睡眠充足,减少上网、长时间看视频等。(6)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要全程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免传染他人。

家属防护应注意:

(1)最好固定一个身体状况好的家属负责照看。(2)与病人共处一室时,戴好口罩,口罩应完全贴合面部,禁止随意触碰和调整。口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口罩后,清洗双手。(3)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清洗双手。在准备食物前后、吃饭前、如厕后均应清洗双手。(4)不要直接接触被观察者的分泌物,特别是痰液和粪便。使用一次性手套处理被观察者的尿便和其他废物,摘掉手套后也需要洗手。(5)做好室内消毒,用消毒剂清洁餐桌、床头柜、卧室家具等台面,被观察者的床单、被罩、衣物应用60℃~90℃的水浸泡清洗并彻底烘干。(6)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特别是伴有呼吸困难时,请及时就诊。

2.自觉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1)提前预约;(2)携带身份证;(3)接种当天适当进食,避免空腹、饱腹;(4)接种前3天不喝酒;(5)接种前3~7天不吃消炎药、止痛药、退烧药等。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留观至少30分钟以便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及时进行抢救;(2)接种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洗澡造成针口感染;(3)避免接触既往过敏原;(4)接种后1周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饮酒、剧烈运动等容易导致不适的因素;(5)接种前2周内避免接种其他疫苗等等。如果必须在接种24小时内洗澡,需要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接种部位。

3.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1)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清洁口腔卫生,检查前两小时不能进食,避免在检查的过程中,棉签触碰至扁桃体部位,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影响检查的结果。其次在检查前半小时不要抽烟、酗酒,吃口香糖等。检査后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核酸检测是用于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标准,如果核酸检测为阳性,则说明体内存在新冠病毒,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且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2)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不要进行核酸检测。

(未完待续)(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