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丁海军)近几年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治理,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主线,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强化水污染防治。市生态环境局以政府的名义制定印发了《白城市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制定完成了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路线图和白城市劣五类水体治理和水质巩固提升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调度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全市11个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已全部建成,11个设施中有10个设施已试运行;谋划污水管网建设项目4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已排查市政管网10.7公里,新建管网计划完成里程10.4265公里;持续开展入河(湖、库)排污口规范化整治,14个需要整治的入河排污口均已完成整治。向海水库已完成3700万立方米补水;莫莫格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引嫩入莫干渠引嫩江水1至3万立方米,灌入900公顷湿地。实施了白城市再生水输水管线工程,已向国电龙华白城热电厂输送再生水累计约25.65万吨。各县(市、区)开展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开展了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全面排查。
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染防治。白城市共有白城工业园区、白城经济开发区、镇赉经济开发区、通榆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洮北经济开发区和洮南经济开发区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7个,各园区(开发区)目前均依托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
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编制。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局进行统筹部署。同时,将自然生态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规划列为一般专项规划,确立了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N”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体系。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目前水生态“十四五”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全市已谋划47个项目,总投资34.7亿元。
全面完成“河湖长制”考核。落实《吉林省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个行动方案》,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各县(市、区)开展河湖长制考核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水利局,深入市污水处理厂和洮北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企业,开展了2021年河湖长制宣传月活动,提高全民治水护水意识。
实施水安全保障工程。白城市共有6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完成保护标志牌等警示标志的设立工作,完成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市本级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水质监测,水质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县级水源地每半年监测一次。截至目前,全市2754处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在30米范围内无污染源。
几年来,我市多点发力,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水生态环境格局,生态环境实现系统改善,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渔兴牧旺、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已持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