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弘扬老科技工作者奉献精神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白城弱碱性稻米开发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
转地养蜂的管理措施
老年慢性病人如何安全过冬
牛羊传染性疫病防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羊传染性疫病防治

 

●王守昌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为最易感者。临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属于一类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有七个主型,各型间有完全不同的抗原性,彼此无交叉免疫性,故用单一血清型毒株疫苗免疫时,对其它血清型感染无保护作用。

本病在同地区牛群间传染。常呈远距离跳跃式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由于病毒对气温和阳光抵抗力差,故本病多发于冬季,本病有明显的周期性大暴发特点,每隔3-5年出现一次。潜伏期2-4天,病初食欲减退,泌乳量减退或停止,体温升高40-41摄氏度,口内流涎、反刍停止。然后舌面和齿龈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同时,病牛跛行,蹄冠和蹄丫部皮肤上出现水泡溃烂,多数痊愈,少数蹄壳脱落。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死亡,病死率20%-50%。

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本病病毒粘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一般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等消化道粘膜糜烂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病牛多和隐性感染的牛、羊、猪为主要传染源,可由鼻汁、流产胎儿、泪水及粪尿排出病毒,通过污染饲料、饮水、飞沫等直接或间接传播。不分品种、年龄及性别均易感,但多为隐性感染,3-18月龄的小牛易感性最高。本病在新疫区可呈全群暴发,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潜伏期7-10天。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见于8月龄至2岁青年牛,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摄氏度,持续4-7天。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心率增加,呼吸急促,咳嫩,流泪,反刍停止,口腔粘膜和舌面出现糜烂或溃疡,呼出恶心气体。特征症状为腹泻,病初粪稀如水,后浓稠、恶臭并有粘液、血液和气泡,一般可持续1-4周或更长。孕牛可发生流产。

亚急性或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发病不明显,体温变化不大,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特征症状是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跛行,蹄叶发炎,蹄部浅层性糜烂,病程长达数月。

本病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和严格消毒,严格检疫,杜绝传染源进入非疫区。

对本病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疫苗可用于接种免疫。对本病流行区的2-3月龄犊牛接种1次,育成母牛和种公牛于配种前再接种1次,多数牛可获得终生免疫。受威胁较重的牛群应每3-5年接种1次。对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采取对症治疗。

牛赤羽病

牛赤羽病是牛先天性关节弯曲——脑积水综合症,也称阿卡班病,是由赤羽病毒引起的一种牛异常性分娩性疾病。其特征是妊娠母牛呈现早产、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及大脑缺损。牛是本病的易感动物,无品种、年令之分,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蚊子和库蠓是主要传播媒介。

对本病防治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用杀虫剂消灭吸血昆虫,防止媒介孳生。保护畜体不被叮咬,特别是在母畜怀孕前期。目前,对本病有灭活苗和弱毒苗可做免疫接种,二者效果均较为理想。在流行季节到来前,给妊娠母牛和计划配种牛做免疫接种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羊痘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由羊痘病毒引起,病毒在痘泡桨汁和水泡内含量较多。在干燥的痂皮内也能存活数年,抵抗力很强。羊痘可全年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传染源主要是由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的环境、饲料和饮水,羊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受伤皮肤等感染。

病羊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41-42摄氏度,脉搏呼吸加快,咳嗽,眼肿胀,结膜充血,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经1-2天后,在无毛部位的皮肤上出现绿豆大的红色斑疹,眼、唇、鼻、外生殖器、乳房、大腿内侧、腹部等无毛区较多。2-3天后,疹块增大,突起,色变淡,约为黄豆大小,较硬。再经2-3天,水泡化脓,形成脓疮。全程为3-4周。本病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达1-2%,但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

每年定期接种氢氧化铝羊痘疫苗,皮下注射,成年羊5毫升,羔羊3毫升,免疫期5个月。圈舍和用具可用2%火碱溶液彻底消毒。

寄生虫病防治

防治寄生虫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综合措施,采用多种手段杀灭各个发育阶段的虫体(虫卵、幼虫、成虫)最为重要。

根据各种寄生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有计划地对动物进行定期驱虫,防患于未然。对于蠕虫病,可选择虫体进入动物体内,但尚未发育到性成熟阶段的时机进行驱虫,这样即能减轻寄生虫对动物的损害,又能防止外界环境被污染。如发现病畜,及时用药治疗,驱除或杀灭寄生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寄生虫,对病畜既具有治疗作用,又有助于畜体恢复健康。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