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匠人之心铸品质之美
教育路漫漫 初心永不变
风雨兼程意志坚 淡泊名利守讲台
愿做春泥等花开
肩负责任 以爱育人
无声的课堂开出灿烂之花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负责任 以爱育人
——记镇赉县大屯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刘春艳
 

1979年10月出生的刘春艳,本科学历,一级教师。2000年毕业于通榆师范学校,分配工作时她选择了离镇赉县城几乎最远的大屯镇,回到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生长的这片热土贡献一己之力。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刘春艳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20多个春秋。她教书育人不为荣誉和赞美,只为奉献和给予。她选择做中心小学一名幼儿教师,并非要成就功名,而是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她以心育人、以情动人,用炙热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关爱和欣赏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爱中成长。

爱是“源头”

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刘春艳便有了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多年来,她一直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2004年,正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刘春艳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她并没有当回事儿,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至病情严重到县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脑膜瘤,她被紧急送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仅仅恢复了一段时间,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而这样的事,不止这一件。时至今日,她还依稀记得怀孕大着肚子在幼儿园忙碌的身影,陪伴着孩子们学习、玩耍,直至临产,才停止工作。

许多人把教育事业比作花的事业、果的事业、叶的事业,而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事业更是根的事业。为了花的艳丽、果的芬芳、叶的嫩绿,无数的根总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着不平凡的贡献。

爱是“坚守”

刘春艳对孩子们的爱是质朴的,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对他们的生活中。在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只能管孩子的生活起居,对于教育孩子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她经常去留守儿童的家里家访,一方面是督促孩子学习,另一方面是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她经常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让孩子和父母通话聊天,得到亲情的关怀。刘春艳用自己的坚持践行了她的教育信念、教育格言。

爱是“成长”

在工作中,刘春艳把爱灌溉给每一个孩子。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总会出现哭闹现象。孩子缺少的是能够被爱的安全感。清晨孩子们来园时,刘春艳会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她的爱是真切的。她注重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利用空闲时间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设计教育幼儿的方法,受到家长的欢迎。

正是因为刘春艳讲奉献、重实效,教学成果突出喜人。她任教的班级在学校组织的舞蹈表演中获得一等奖;在“科技小发明和手工制作大赛”及“书画描绘青春,书法谱写未来”的活动中获奖。

爱是“重塑”

为提高教学水平,刘春艳在工作之余潜心自学,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她撰写的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发表。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持《信息技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实效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并通过验收。2017年,刘春艳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吉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

一个“爱”字,不仅贯穿着刘春艳的教学工作,也是她所信奉的使命源泉。她虽然平凡,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她虽然清贫,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