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3年,大安市总工会依托新建工人文化宫,精心打造“精、优、细、全”综合服务体,全力建好“工”阵地,打响“工”品牌。
打造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阵地。积极与组织、宣传、党校、史志等部门协作,定期举办政治理论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讲党课、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职工队伍政治理论素质和水平。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等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手段,循环播放党史、党建知识和工运史,再现党的发展历程、工人运动历程。聘请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工匠宣讲劳模事迹、创造故事,强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职工创新创造,提能增效。
打造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阵地。围绕大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企业、职工所需、所盼,大力引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等培训机构,深入开展职工专业素养、生产技能、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同时,充分发挥电教活动中心、多功能培训室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元化、多角度的组织开展“经营管理”“精益工匠”“集体协商”等培训活动,为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产业职工队伍赋能。
打造精准服务职工品牌阵地。将建会入会、职工维权、帮扶救助、劳动争议调解、医疗保障、就业咨询等业务窗口延伸至文化宫,切实优化工会服务力;同时,加强与人社、民政、农业、应急等部门共建合作平台,将汇集而成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的服务手臂,更加精准、更加便捷的呈现到职工群众面前。此外,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业务搭载工会服务,增强工会服务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工会的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质量。
打造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阵地。依托职工书屋,将政治引领性强、文化知识面广、专业技能型实的书籍书刊,向职工无偿提供。以开展读书活动、资料查找、借阅学习等方式,助力职工的提升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依托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室内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体育场地、器材,为职工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服务。依托提供场地、购置乐器、增设文化设施和吸纳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公益的艺术团体,为职工营造陶冶情操的文艺演出及艺术品鉴氛围。
打造职工网络创业培育阵地。紧跟职工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主动把传媒网络化、人工智能化融入职工就业创业服务,以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电商经济论坛,邀请行内专业人士分析、讲授行业热点和趋势,大力培育职工就业创业网红,打造“工”字号网络服务品牌。积极与各类传媒平台合作,开通职工网络直播间,引导更多职工网红为小微企业“代言”,实现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扩大职工就业创业、拉动产业升级的多方“共赢”。
打造服务职工综合成长阵地。立足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职工职业发展,积极搭建职工成长成才服务平台。将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有助于职工增添技能本领的相关部门、机构、单位及社会组织,主动整合到工人文化宫,推动社会资源、政策信息、超前理念、先进技术等,最大限度地向企业和职工传导、输出,使其在服务过程中真正形成助力职工全面发展,助推各行业互惠互通,聚集政策、资源、服务共享的“高地”,汇集资金、人才、信息共享的“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