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秋玉米价格预期
农民期盼更多农业科技影片下乡
水利人“蹲守”执法感化非法用水户
销售农产品逾万吨北京电商渠道成农民增收利器
大安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月饼”
我市鸡蛋价格创历史新高
洮南市地税局多举措促土地增值税增收
大安市舍力镇元葱喜获丰收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9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期盼更多农业科技影片下乡

    近年来,为了使农民兄弟早日脱贫致富,各级政府加大了智力投资,定期组织“科技大篷车”、“科技电影节”、“农科智囊团”和“科普小分队”分赴“老少边穷”地区进行巡回科技扶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广大农村“学农科、用农科”的先进典型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农民们创造了一个个致富的机遇。然而,“科普大篷车”走了之后,成捆的科技书籍和资料往往被束之高阁,刚刚掀起的“科技热”又冷却下来。

    据报载,中央极为重视科技扶贫,国家科委与农业部每年大约要投资500万元人民币进行农业科技影片的拍摄,每半月就有一部农业科技影片问世。尽管如此,目前科教电影队组织下乡放映的大都是一些故事片,而广大农民喜欢看到的寓教于乐的农业科技片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农民朋友学技术、学知识的需要。

    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当电影队到农村放电影的时候,首先加映的就是农业科技片,例如《如何消灭地老虎》、《怎样防治三麦黑穗病》及《玉米稳产高产的探讨》等。还有农业科教系列报道,如《蚕桑指南》系统地报道了蚕从蚕卵开始到吐丝,详细拍摄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全过程,哪个环节容易生病,如何防治,介绍得淋漓尽致。上述的这些影片,实在是农民兄弟喜闻乐见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这些科技影片的播放,也为当时大搞科学种田,改变穷困的农村面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必须首当其冲,它代表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农业技术的普及,就没有农村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就不能在小康路上继续迈进。而农业科技影片有画面有声音,讲授知识的方式比书本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培训方式,其作用无法取代。

    我国农业科学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所以我们农民兄弟恳切希望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电影发行部门等相关部门多组织一些农业科技影片下乡,能择时放映,建议我们的农村电影队在放映正片时务必加映农业科技片,满足农民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多掌握一些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据《农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