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持续了几百年,刘邦的成功自然有其原因,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刘邦的人缘好,很多人都听他的,都响应他的号召。在为秦朝押送沛县的徭役时,他不满秦朝苛严的律法,把所有人都放了。这些人并没有逃命,而是继续跟着刘邦走,因为他们坚信刘邦能带他们走出困境。他能任用贤能。汉初三杰张良、韩信和萧何,只有萧何和刘邦是故友,而张良和韩信呢?他们俩都是因为刘邦的慧眼识人而被重用的。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正是因为善于用人,刘邦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其实不止是他们三个人,刘邦的身边还有很多好的谋士,比如,陈平,人言“陈平一言,胜十万雄兵”。还有,郦食其,没有他,刘邦怎么能兵不血刃,收复陈留呢?鸿门宴上,如果没有张良,刘邦又怎么能全身而退呢?再说韩信,他从项羽军中的执戟郎中,到刘邦军中的治粟都尉,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如果不是刘邦的慧眼识人,现在,我们又怎能知道背水一战,怎能知道水淹章邯,又怎能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韩愈曾经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邦就是伯乐,他挑选了几匹“千里名驹”而夺得了天下。
反观项羽,他最初的实力高出刘邦不只一个档次,但就是因为他刚愎自用,才出现了裁减军力等一系列事情。虽然他在巨鹿之战中获胜,虽然他率领军队以三万人打败了二十万的诸侯联军,但不足以说明他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几场胜利就能反映的,项羽是所向披靡,可是他残暴,不可一世,攻下一城屠一城。所以他根本就没得到过民心,再加上在新安,坑杀亲兵二十万,又放火烧了阿房宫,这更加激起了百姓的怨恨,在他得胜之后分封了各路诸侯,例如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等等,可他自己却不称帝,给自己取了个西楚霸王的名字,得胜却不图利,这是多么幼稚啊!项羽败给刘邦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懂得发现人才,也不懂得怎么利用人才。比如,韩信,最初的时候就是在项羽军中任执戟郎中,可是,项羽却没有发现他,相反,刘邦却能发现他的长处,并且他能做到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正是这一重大的区别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刘邦胜,项羽败。
刘邦能够成功的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刘邦能够忍辱负重。在项羽分封的时候,只分给了刘邦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巴蜀和汉中,可是,刘邦却没有就此而消沉,却在这里秣马厉兵,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在二十万诸侯联军被项羽三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时,刘邦曾经消沉,可他没过多长时间就再次站了起来。最能体现他忍辱负重的一件事就是鸿门宴,在鸿门宴上,他在项羽面前可谓是卑躬屈膝,受尽嘲讽,可是,他活下来了,只有活着才能战斗,只有生存才能反抗,所以说刘邦什么挫折都能战胜,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注定将是一个成功的人。
刘邦成功的原因之三就是他能善待百姓,这也和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有了以上所说的几个条件,刘邦才成就了汉朝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