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针对日益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推进无疫区建设进程,狠抓疫情报告制度和疫苗发放管理,坚持检测、免疫、消毒和检疫四到位,确保全市清净无疫。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有效控制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生,每年春秋两季,相关部门都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次全面防疫工作,防疫员们走村入户为畜禽注射预防针,防止出现动物疫情。
随着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市县设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行政村配备村级防疫员。为确保免疫质量,不仅要求防疫员在实施免疫注射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动物免疫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还定期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2800多人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为全市30多万只畜禽的安全筑起了防火墙。
在动物疫病中,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我市正式启动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
据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准备两年完成无疫区建设任务,三年完成建成目标。届时,不仅可以防控口蹄疫这一种疫病,还将有效整合各类防控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有效控制和净化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市现代牧业发展、实现“六畜兴旺”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