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汉字表》(简称《字表》),于2013年6月5日发布。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字表》共收汉字8105个,其中,一级字表收3500字;二级字表收3000字;三级字表1605字。
其中,《字表》新收录了“类推简化字”265个。那么,什么是“类推简化”呢?概言之,在汉字中,某个字形简化后,当这个字作为其他字的构件时如果也可以跟着简化,就是类推简化。类推简化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称为“有限类推”;另一种是“无限类推”,是指某个字不管其是否使用,只要其形体含有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形,都类推简化。
仔细阅读《字表》,我们可以看出,《字表》对“类推简化”问题的处理,采用了有限类推的原则,凡是《字表》内符合类推简化规则的,一律类推简化,而表外的字不再类推简化。
表外字不再类推的原因有四:
第一,保持汉字字形的稳定性,以利于社会的应用,一直是国家对汉字应用的一个原则。如国务院1986年下发通知,就指出“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第二,国际交往频繁,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汉字字形保持稳定。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加深,许多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交流,实行表外字不再类推,避免任意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以保持用字的稳定,从而使汉语作为母语的基础教育与汉语的国际传播用字有据可依。
第三,两岸交流的需要。今天,两岸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其中,一个共同愿望就是不要扩大两岸用字的差距,因此,控制类推范围就成为在所必然。
第四,《字表》的用字覆盖率极高。《字表》测查了应用领域已经使用的新简化字,凡是已经应用了并具有一定字频的简化字,从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出发,承认其存在,一律收进了《字表》。已经收进《字表》的汉字,符合《简化字总表》类推原则的,都已经类推了。《字表》8105字对现代汉语语料的覆盖率已经是99.98%,绝大部分简化了的字都已经收入。今后,为了保持简化汉字的稳定性,在书写现代汉语文本时,还会用到极少数的表外字,这些字可使用历史通行的字样,一律不再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