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明印记者张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2014年,全市各级水利主管部门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全力做好十件民生实事的相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
完善组织,落实责任。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管理领导组织,坚持实行“层层一把手抓,层层抓一把手”的工作领导体制。逐级落实领导责任,逐级签订责任状,落实具体工作任务,使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各县(市、区)充分利用秋冬有利时机,凝神聚气搞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目法人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坚持阳光操作,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规范及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强化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安全管理。同时,将水质化验是否合格作为一项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保证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并实行跟踪观测、检测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建章建制,加强管护。为了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基层组织也完善了规章制度和具体管护措施。在工程运行管理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乡镇水管站统一管理、村社集体管理、承包给个人运营管理三种方式,并签订工程管护合同书、服务承诺书,将责任落到实处,杜绝和防止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而衍生的问题。
据统计,2014年全市实现新打水源井74眼,新建管网77处,安装机电设备76台(套),完成建设资金3277.92万元,使3.58万农村居民和0.51万农村学校师生喝上放心安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