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遭受特大洪灾,岭下镇一片汪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党群干部和部队官兵众志成城,救群众、战洪魔,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抗天歌”,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
如今红梅迎福,春节将至,曾遭受洪灾的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岭下镇又是怎生的一种模样?
近日,记者重返故地,进行了采访。汽车停了,向窗外看去,一排排崭新的起脊蓝顶砖房赫然闯进了视野,这难道就是当时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岭下镇兴隆村?
新房的地基打得很高,房子安的都是美观、结实、保暖的塑钢窗和造型精美的防盗门。记者来到一所新房前,拾级而上推开房门,热气扑面,双眼所见顿生惊艳之感:房间明亮宽敞,格局通透,地上铺着乳白色的地砖。这家的女主人洪淑丽迎了出来。洪淑丽告诉记者,洪水袭来时,自家的房子被洪水泡塌了,但短短的三个月内,他们一家就搬进了这所政府帮建的新房。洪淑丽的新家96平方米,带洗手间,采用新型节能取暖煤炉供热。洪淑丽说:“虽然受灾了,但政府帮助我们建了新房,我老公一直在外地打工,收入稳定,现在是吃穿不愁。来年我打算再多承包几垧地,好好种,争取将损失补回来,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据了解,截至去年入冬前,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就已保质保量完成了水灾造成的2694户倒塌及严重受损房屋重建和维修任务,并修复水毁工程21处、道路18.6公里。
为进一步做好春节前及冬春因灾等生活贫困人口救助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出台了《岭下镇生活贫困人口救助工作方案》,对因灾无能力购粮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优抚户;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以及有急难困难等家庭实施经济救助,切实解决灾民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
重建工作中,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属地责任,狠抓组织实施,全体党员干部立足各自职能,舍小家顾大家,积极组织生产自救。他们把迁新居、保安居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民生任务来抓。面对工期较短、任务较重的实际情况,倒排工期,对灾区分区划块,安排干部包村、包屯、包户,全力推动。对于缺乏劳力的189户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确定了镇村干部专人包保、帮协调贷款、帮协调材料、帮协调施工队伍的“一包三帮”工作机制,实行“一对一”、“保姆式”帮扶,最终圆满实现了受灾群众入冬前喜迁新居的目标。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15年伊始,该区在安排好受灾群众当前衣食住用的同时,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信贷、劳务输出、提前备耕等方面入手,本着早筹备、早开展、早实施的三早原则,要求相关部门快速行动起来,全面抓好2015年备耕春耕各项工作落实。通过帮助受灾群众复垦洪涝灾害水毁田地、整理去年被冲毁的流失田地,使之达到正常农作物栽培耕种的标准,
恢复正常农业生产,同时充分搞好避灾农业开发;拓宽受灾群众外出务工渠道,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有条件外出务工的群众寻找合适的务工单位;继续积极协调信贷部门为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信贷;对1500多公顷受灾严重的耕地进行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确保灾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全面推进城镇建设,加大环境美化等方面的修建治理;通过巩固防洪基础设施,加强新开河、洮儿河堤坝抗洪能力,避免洪涝灾害发生。
记者离开时,正午的阳光照在排排矗立的新房、新修的道路上,当地群众那喜迎新春的欢歌笑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居乐业、充满生机的岭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