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到过年都很高兴,因为有压岁钱领,现在不行了,一到过年就得发压岁钱,而且这支出还不少,压力很大啊。”近日,在我市某单位上班已有2年的王娟在微博上感叹道,随即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共鸣。记者了解到,有这样想法的“80后”不在少数。
收红包转为发红包,感觉角色错位
春节给压岁钱是个老传统,可这几天,1990年出生的李敏总是有种“角色错位”的感觉。今年是她毕业后上班的第一年,正因为上班挣钱了,亲戚朋友再发红包给她时,她也不好意思收,但是亲戚朋友的孩子“阿姨”、“姨妈”的一叫,压岁红包便一个接一个送出。“虽然觉得我工作了不好意思再收红包,但也没做好准备一下就从收红包的转变为发红包,现在小朋友喊我‘阿姨’了,我也不好意思不给红包。”李敏向记者感慨。
工作年限增多,红包数量也增多
王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便不再收长辈的压岁钱,而是发红包给长辈,“毕业参加工作,过年给长辈的钱合起来1200元,也没再买其他礼物。现在工作两年了,朋友多了,不少亲戚朋友都有了孩子,今年过年到家里串门时,要多拿出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发给小朋友,现在已经发出去2000多元了,对我来说,压力一年比一年大。”
回家发红包压力大,怀念收红包
王强今年28岁,在我市某单位上班,尽管参加工作已有5年,因为工作关系,他已有两年没回家了,今年过年回家,他给了父母2000元钱。同时很多和他年龄相差不大的亲戚朋友都升级当了爸爸妈妈,彼此来往串门时,王强不得不给晚辈们派发红包表示心意。“每个朋友的孩子200元,我估算了下,已经2000多元了,另外我几个很亲的表兄妹的孩子,一人500元,也是2000多元,发压岁钱就令我吃不消了,压力很大啊。”王强皱眉说道:“真怀念以前领压岁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