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伟明)位于大安两家子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区的15万吨煤焦油轻质化项目建设工地机声隆隆,焊花飞溅,昔日的盐碱滩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景象。设备自3月20日进场以来,在全体施工人员的“白+黑”“五+二”的努力下正火热推进,一天一个新模样,今年就能投产的这个“大块头”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这只是大安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安市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永恒的发展主题,全力争项目、着力引项目、致力育项目,今年又提出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个,必保落地开工,力促投产达效的新目标。
抓招商,强引擎。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和申报工作,重点盯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财税贡献率高的“三高”项目,瞄准产业链条中对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大文章,储备“三高型”项目200个。走出去招。去年冬天,就启动了冬季招商热潮,并紧紧抓住全国工商联民企吉林行活动、国务院国资委央企进吉林活动和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重要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收获颇丰。截至目前,共对接洽谈项目21个,包括一期投资4.9亿元的煤焦油轻质化一期15万吨项目等4个重点开工;签约项目4个,投资322亿元;协议项目3个,投资14.5亿元。
抓平台,筑好巢。规划建设了占地39.48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目前,已累计投资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达5.3平方公里,已收储土地230万平方米,已入驻规上企业38户,年实现产值近百亿元、税收近亿元,成为大安新的经济增长集聚地和工业发展重要板块区。今年,还将大力推进两家子园区建设,将突出园区功能定位,做好两家子园区规划设计,启动园区起步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解决项目摆放、项目用地、道路修建、污水处理、铁路专线和生产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同时着力抓好其他园区的发展保障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力度,保证高新工业园和建材产业园项目用地,提升承载能力。做好安广、舍力工业园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承接吸纳工作,推进舍力工业园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抓服务,优环境。建立了项目落地投产服务机制,加大对签约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市领导“一对一”包保项目和企业,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成立了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对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全程指导,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行政审批。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81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厅”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专门生产木塑建筑模板、家具、型材等环保材料的鑫源木塑投产以来,产品曾一度滞销。得知这家企业的困境后,市经济局企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隔三差五就往这“领人”,大批客商参观之后纷纷点赞,短短两个月,来自黑龙江、河北、甘肃、陕西等地累计8000万元的订单接踵而至,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目前,已有13个续建项目复工,29个新项目有21个“五一”前开工,总投资169.5亿元,今年将完成投资11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