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 蒋薪宇 杨凯 文/摄
闯关夺隘,出题破圈。厚积以成势,登高更望远。
1997年建科的白城市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历经27年的发展变化,已由科升级为“集群”中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辛勤打造,显现出厚重的医疗文化底蕴,不断让学科从跟跑走向领跑。
聚力向新,起而行之;慎终如始,步履铿锵。多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与国际先进诊疗规范和治疗理念接轨,依托医院优越的医疗环境,集聚了肿瘤外科组、肿瘤内科组、微创介入组、热疗中心组精细化诊疗,寓“一站式”“全程式”“人文式”“联动式”于一体,不断让自身在充满荆棘和挑战的医疗大考面前,乘风破浪,迎难而上。下好先手棋,做好“肿”文章,融进智能化,谋划数字化,把探索治疗新路径挺在前面,让所遵循的“循证+规范”医疗理念更为实际,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契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紧盯治疗目标——用实力去说话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治”。
众所周知,肿瘤治疗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尖锐而又突出的医疗大学科。如何化解医疗中的难点、堵点、卡点、断点?怎样切合实际锚定肿瘤治疗发展方向?白城市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不仅及时给出了答案,而且还以赋能趋动的诊疗态势,在守正创新的医疗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他们有效针对科室特点,结合秉承的“团队、敬业、奉献、进取”学科发展核心医疗宗旨,厚积薄发、善作善成。紧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从患者切身利益出发”的“肿”目标,“新”字当头,重科学、择高难,践承诺、求精准,不断搭建学科治大病、治险病、治杂病、治怪病“内外联动”的诊疗平台,突出综合治疗、多元治疗方针,尤其是把恶性肿瘤治疗摆在了突出位置。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陈忠诚领军的医护团队,医护人员均出自医学专业高等学府,诊疗阵容强大、学识渊博、技术水平高,善于辩证施治、综合研判,破解恶性肿瘤诊断、手术、化疗、微创介入、免疫靶向治疗难题。他们适应临床所需开启了肿瘤专科专业护士护理和“无痛病房、无呕病房”服务,通过白城医讯平台随时向公众发布诊疗信息。在29人的医护团队中,现有主任医师4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这些医疗专家和医护精英,组成了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勇于向高端肿瘤治疗领域进军的“医疗劲旅”。
仁爱擎起惠民天,常施妙计用良法。
多年来,他们依照循证肿瘤学的治疗原则,集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于一身,敢说“诊言”、亮底牌,广泛围绕着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微创介入、热疗疗法所涵盖的治疗范围进行研发攻坚。从乳腺、甲状腺肿瘤到结直肠、肝、胰腺肿瘤;从开展穿刺活检、保乳根治到前哨淋巴结活检;从进行输液港置管手术到对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微创诊疗;从开展乳腺旋切到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从体部热疗到体腔热灌注治疗,无一不是亮明观点,以新提质、向心而行,让患者放心就医,安心看病。
践行治疗宗旨——用行动去表明
在肿瘤治疗学科,“切”与不“切”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医疗环节,它既取决于医师的精湛技术,又体现出医者匠心、爱心、细心和用心。
他们“留”出健康敢问先,不负韶华更前行。
陈忠诚常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刻苦钻研,勤于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水平。他把自己多年从医的经历概括为三个境界——初为医者,感觉到为医的新奇和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到医者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再到如今,感悟到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所接触的病人,要尽心尽力成为其精神支柱。
为了把诊疗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以身示范、身体力行。他不仅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且还经常在学科课题研讨会上,向同事阐释医疗为民的真谛。他很理解就诊者特别是农村患者就医难处。为此,他在诊疗时,也不开“大处方”,从不让病人做不必要的医疗检查。
陈忠诚和他所带领的医护团队面对被确诊为胃癌晚期的高龄患者,他们绞尽脑汁,尽医者本能,尽力为患者节约就医费用。
有一次,陈忠诚看到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患者因家境困难,连续多日只吃馒头和咸菜,他便把妻子送来的饭给了患者,过后还自己掏钱给患者订饭。为了不耽误诊治,甚至还拿出自己的钱借给患者开药。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陈忠诚说:“我不光是医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温馨。
夯实治疗方针——用努力去回应
治者质也,乃智慧与效果的有机结合。
白城市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在紧扣现代前沿肿瘤治疗节拍的同时,不断出实招、定基调,铆足干劲,凭着所释放的动能,去面对肿瘤,战胜痼疾。他们做实诊疗基础工作、做精专业施治工作、做优人文护理工作,不断在治疗策略、方法和模式及心理护理上开拓创新,从点上着眼,从面上实施,努力以其热情周到的人文服务,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打造一个环境整洁、流程完善、治疗规范、措施得当,有温度、有活力的肿瘤治疗中心。
在临床课题攻关上,该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陈忠诚曾独立开展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填补全市医学界颈淋巴结清扫术空白。他主持完成的《改良胸腔积液引流方法联合化疗及生物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课题,先后荣获白城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并完善多种综合治疗方法、规范治疗恶性肿瘤。
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建明,从医20多年,曾参加全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并成功开展彩超引导下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消融、乳腺肿物空心针穿刺活检术与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使医院在甲状腺及乳腺术前诊断技术方面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副主任、主任医师马长宝,积累了丰富的肿瘤内、外科诊疗诊断经验。善于对多种实体肿瘤化疗进行临床手术,曾以学科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白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海鸥,擅长甲状腺、乳腺肿瘤、胃癌及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曾在指尖上的艺术——全国中青年医师乳腺癌手术视频大赛长春赛区获得一等奖。
该中心自2015年起,集众智、汇合力,夺桂冠、展佳绩。9年来,先后荣获“白城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白城市三八红旗集体”“吉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全国首批十家甲状(旁)腺疾病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吉林省模范职工小家”“吉林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吉林省工人先锋号”“白城市重点专科(胃肠乳甲外科)”“吉林省癌痛规范化治病示范病房”“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足可展示他们妙手丹心,出奇“治”胜。
下定治疗决心——用广度去拓展
揭示肿瘤治疗,除在“肿”“瘤”“治”上下功夫外,治疗也很关键,是“不疾不徐,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还是遵循急病急治、慢病稳治,按下医疗快进键,其中奥妙不得而喻。
为了提高肿瘤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他们既从诊疗过程上入手,又站在前沿医疗大医精诚的高度,以独立开展肿瘤诊疗为起点,有效把医疗行为同发挥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心作用结合起来,先后与国内先进肿瘤学科——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孙辉教授团队、吉林省肿瘤医院肿瘤专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吉林大学胃结直肠外科结成协作科室,传技术、搞交流,上档次、促发展,开展实实在在的远程医疗合作共享。
植下健康梧桐树,满目皆新添秀色。自2019年,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百名专家精准扶贫行重要组成部分“华佗工程公益行——甲状腺推规范,走基层之白城站”活动开启以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孙辉教授多次应邀来到白城市医院开展了学术讲座与免费诊疗活动。科室主任陈忠诚当选为白城市医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构建了以医院医共体为核心、以省内三甲医院为诊疗合作圈的医疗格局,让学科“疗”者有道,“治”地有声,持续发力,跟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以全新的姿态和视角奏响医疗之歌。
为诠释医者仁心,让学科凸显正能量,他们不断发挥医护骨干先锋模范作用,经常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肿瘤出题目,我该怎么做”的大讨论。不忘医者初心,不辱医者使命,深耕诊疗内容,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从接待每一名患者起步,从接听科室开通的0436-3537406对外联系电话做起,迎着困难去,带着问题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管日常诊疗工作有多么繁重,不论患者来自何方,有何疑难杂症,秉持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的宗旨,齐心协力、敬畏生命,实时履行着医者“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
正是“疗”的心态和满意的临床服务,让他们以精湛仁术和大医智慧,为肿瘤患者摆渡远航,驱散阴霾,厚植学科向优、向好的鲜明底色,葆有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用心去做,以情感人。他们不断用实际行动续写着肿瘤治疗“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的医者佳话。
云程发轫,跨山越海。他们努力擎起患者生命的蓝天,播种梦与爱的医疗果实。“扶正消积、内外结合,还原固本、精准攻守”,瞄准肿瘤治疗新高地,“以新提质、向心而行”,紧扣医疗事业发展的节拍,白城市肿瘤治疗中心昂首阔步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