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工作,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广大基层群众的必由之路。
建立县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推进机制。实施“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财、物、管等内部运行机制,将整体建设纳入政府督查评价体系,保障其高质高效运行。
建立稳定的人才引入和待遇保障机制。出台基层人才引进及待遇保障政策,统筹编制、职称和薪酬制度改革,每年按比例招录一定数量的医疗卫生人员,逐步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同时,全面推进落实“两个允许”,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激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建立稳定的政府支持和财政预算机制。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以改善就医环境和上下同质化检查检验等服务为目的,每年按一定比例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基层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方面建设。以中心卫生院为重点,逐步向周边乡镇辐射扩展,彻底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落后问题。
建立稳定的医共(联)体信息互联和“互联网+”机制。统一引入医共(联)体信息系统,尽快建立医共(联)体内部上下互联、数据互通的数字化系统,以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几大中心为起点,逐步扩展服务功能,着力打造现代化就医模式。同时,开通“互联网+医疗保健”功能,实现医共(联)体网络诊疗和健康咨询,为群众创造多元化、多形式的就医载体。
建立稳定的多科协同和业务帮带机制。将市级医疗机构作为支援主体,融入全市医共(联)体体系,构建城市医共(联)体集团联盟,同步与乡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共(联)体。组建更多专科团队定期下沉基层坐(巡)诊,让市级医护人员参与到基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并鼓励下沉与绩效奖金和职称晋升相挂钩,有效激励市县两级下沉。同时,为基层人员开通医共(联)体免费培训渠道,按需到市、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实现上下同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