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古树是活着的历史,是繁衍的文明,是大自然的馈赠。
目前,白城留存有古树215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7株;树龄300—500年的二级古树14株;树龄100—300年的三级古树194株。这些古树广泛分布于全市的城镇、村落、田边、街旁,特别是榆、柳、杨、丁香等本土树种极为丰富,它们深深扎根白城这片沃土,历经风雨沧桑,承载着记忆与乡愁。每一圈年轮,都是一段历史的印记;每一片枝叶,都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历史文脉》专栏,带您走近这些“活化石”,聆听它们的故事,了解它们的价值,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绿色遗产。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古树名木撑起一片天,为历史文脉续写新篇章!
瞻榆老榆树
♠树种:榆树,榆科,榆属。
♠位置:通榆县瞻榆镇神榆景区。
♠等级:一级古树,树龄750年。
♠状态:树高12米、胸径127厘米、冠幅22米。现为正常株,生长环境良好,现存状态正常。
♠古树历史:该树于13世纪末自然生长。
古树故事
神榆景区位于瞻榆镇西南5公里,2014年被国家评为AA级景区,此树202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古榆树。清末放荒开垦后,随着“流民”不断进入,该树周边有了村屯人烟。顺治六年,天下大旱,百姓在树下祈雨三天三夜,喜获甘霖。1918年春,奉天省王道台巡视,望见这株古榆树,诗兴大发,当即吟到“瞻榆修耒,望杏耕田”二句,意为当看到这棵老榆树长出新叶,农民该修整农具,准备耕作。现在的瞻榆镇就是根据“瞻榆修耒”而得名。
文图来源:《白城古树名录》、白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