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珊瑚有点“靓”
在白城市博物馆,一丝鲜红十分显眼,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它就是白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清代珊瑚龙头银簪,虽已穿越百年,但仍独具魅力。
这根银簪,长13.5厘米,顶部为珊瑚做的红色龙头,下部以银为主要材质。
在清代,珊瑚被视为珍贵的宝石,具有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银作为一种常见的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光泽,适合制作各种精美的饰品,也代表着尊贵与典雅;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皇权、尊贵和力量的象征。
这根珊瑚龙头银簪上,珊瑚的红色,如同古代女子的娇羞,赋予发簪独特的东方韵味,还增添了几分奢华与活力。簪头部分设计成龙头形状,线条流畅,优雅而不失端庄;镶嵌的珊瑚,犹如朵朵盛开的花朵,既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又彰显了皇家的尊贵,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吉祥的渴望。
簪子,作为一种固发和装饰用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最初以骨簪为主;商朝、春秋战国时期,簪子造型趋于多样化,开始出现花鸟图案;唐朝时,做工精细的金银簪子已十分流行,在形制、款式和戴法上也更加丰富,随着民间银楼的兴起,银簪走向民间,其作用也由实用为主转变为实用与装饰并重;宋朝是发簪的鼎盛时期,发簪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升,制作出的发簪更加精致美丽,装饰花样增多,形状更加优美,装饰更加精细,有的镶嵌着各种宝石和珠子,十分豪华;明代簪子形状比较稳重,多为直线条,装饰相对简单;清代簪子更加注重造型的流畅感和线条的曲度,有的采用双头设计,寓意团结和谐,整体造型逐渐朝着简洁大方的方向发展。
珊瑚龙头银簪,就是清朝簪子发展的一个代表。清朝初期,社会逐渐稳定,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银铸造和錾刻等工艺成熟,这一时期珊瑚龙头银簪为宫廷和贵族阶层的专属发饰;清朝中期,商业活动频繁,城市发展迅速,发簪造型更加多样化,錾刻和镶嵌等技术更加精湛,细节处理更加细腻,除了宫廷和贵族,一些富裕的民间女性也开始拥有珊瑚龙头银簪;清朝晚期,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一些女性开始尝试新的发型和发饰,珊瑚龙头银簪的佩戴场合和人群逐渐减少,但在传统婚礼等重要场合,仍然是重要的装饰品之一。
在制作珊瑚龙头银簪时,工匠会根据需求和创意设计出珊瑚龙头银簪的样式和图案,确定整体的造型和尺寸;选择优质的银材和色泽鲜艳、质地良好的珊瑚,通过熔炼、铸造或捶打等方法,将银材制成簪身和龙头的大致形状,然后使用錾刻和浮雕等工艺,在银件上雕刻出细腻的纹理和图案,再将珊瑚进行切割、打磨,使其形状与银簪的设计相匹配,并达到光滑圆润的效果;使用焊接和镶嵌等技术,将加工好的珊瑚牢固镶嵌在银簪的特定位置,形成完整的珊瑚龙头造型;再进行打磨和抛光,对整个发簪进行细致打磨,去除表面的瑕疵和粗糙部分,进行抛光,使银簪表面呈现出亮丽的光泽。可能还会添加宝石和珍珠等额外的装饰,增强发簪的美观度;最后对一些细微之处进行修整完善,才打造出精美的珊瑚龙头银簪。
在清代,富裕家庭中流传的珊瑚龙头银簪,可通过宫廷赏赐获得,家族中有人在朝为官,政绩出色或得到皇帝特别恩宠,从而获得宫廷赏赐的珊瑚龙头银簪;可委托工匠定制获得,富裕家庭有足够财力,委托技艺精湛的工匠按照自己的要求和喜好,专门定制珊瑚龙头银簪;可从知名银楼购买,一些知名的银楼会制作并出售此类精美首饰,富裕家庭通过购买获得;可由家族传承获得,可能是家族先辈在以往的经营和仕途等活动中获取,并作为珍贵物品传给后世子孙;还可通过礼品馈赠、拍卖会和古董市场等地点和方式获得。
清代珊瑚龙头银簪,会被女性用来固定和装饰发髻,使其发型更加美观、整齐;会被在宫廷宴会和重要祭祀活动等特殊场合佩戴;会被作为礼物在家族内部或社交场合中相互馈赠,传递情谊和祝福;会被在宫廷宴会中佩戴,展现其高贵的身份和优雅的气质;会被在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佩戴,增添喜庆氛围;会被在婚礼仪式上佩戴,象征着幸福美满和高贵吉祥;会被在社交聚会上佩戴,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民间流传的珊瑚龙头银簪,在造型上与宫廷所用银簪也是有所区别的。在工艺精细程度上,宫廷的珊瑚龙头银簪工艺极其精细,龙头的雕刻栩栩如生,鳞片和龙须等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民间的相对较为粗糙,线条不够流畅,细节表现较为简略。在材质品质上,宫廷所用的银纯度更高,色泽更亮白,珊瑚品质更好,颜色更鲜艳、质地更纯净;民间的银纯度略低,珊瑚的品质和色泽也稍逊一筹。在尺寸大小上,宫廷的往往尺寸较大,更显庄重和威严;民间的通常尺寸较小巧,更适合日常佩戴。在装饰复杂度上,宫廷的银簪装饰通常更为复杂,会镶嵌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宝石;民间的则相对简洁,装饰元素较少。在风格特点上,宫廷的风格更趋于华丽、庄重,强调皇家的气派;民间的则更偏向于朴实、自然,体现民间的审美情趣。
一根珊瑚龙头银簪,述说着百年的故事,仿佛使人们看到了百年前女性戴上簪子后的窈窕倩影,让人们的思绪跟随这根簪子,回到那些已经远去的悠悠岁月。
清代珊瑚龙头银簪,是研究清代社会风貌、审美观念和女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款式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手工艺发展水平、社会阶层差异及时尚潮流演变。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饰品,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对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根珊瑚龙头银簪,它或许曾在一位名门闺秀的发髻上闪耀,见证了深宅大院中的繁华与寂寞;或许伴随着一位民间女子,走过风雨兼程的平凡日子。穿越岁月的洗礼,它身上或许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那是时光的雕刻,是历史的印记。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精美的工艺和珍贵的材料,更是无数个故事、无数段情感,以及一个时代的审美与风尚。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稿件:本报记者 李政孚
美编:刘健雄 供图:白城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