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愿以仁心仁术撑起生命之舟

——记吉林省“医德标兵”、白城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邹健

●本报记者 刘莹 张殿文

白城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邹健就像一名战士,为挽救挣扎于生死边缘的患者,与死神殊死较量。为了这份他所热爱的事业,一年365天,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只要有危重患者,他总是随叫随到,在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8月,邹健被吉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授予吉林省“医德标兵”称号。

甘于奉献 不负医者使命

奔忙于病房与患者之间,对邹健来说是常态。1月7日,临近中午下班的时候,正在门诊出诊的邹健接到了老年病科主任郭向英的电话。

原来,老年病科的一位93岁的老人因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病情危重。邹健马上赶到老年病科,经了解病情、详细阅片,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决定为老人进行心包穿刺术。给九旬老人手术稍有不慎,即可能诱发老人心脏功能恶化,手术风险大。在充分向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并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同意后,邹健没有片刻犹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为老人进行心包穿刺引流。

手术过程中,邹健全神贯注,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成功地缓解了老人的心包压力,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晚老人的病情就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个手术是邹健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的,手术结束后没有吃午饭的邹健直接回到了门诊,继续了下午的出诊。

心系病患 不负性命相托

2024年11月7日,邹健所在科室收治了一位86岁的大量咯血病人,病情复杂,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邹健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可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术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面对巨大的风险,邹健首先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他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为提高手术成功率,还邀请了吉林省传染病医院介入科教授莅临指导。

手术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咯血不止,如不能妥善处置,结果可想而知。加之患者因为应激反应,术中呕吐,情况危急。邹健小心翼翼地操作,在复杂多变的血管分支中,找到迂曲、扩张的支气管动脉,最终成功完成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患者的咯血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救治成功。

主动突破 助力学科发展

“换位思考,我非常能理解和体会患者因疾病而带来的痛苦,我一直想通过我的努力精耕业务,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给他们带去生的希望。”采访中,邹健对记者说。

2024年9月9日,来自洮北区幸福街道的67岁女性患者慕名前来求医,自述发现肺结节2年,经邹健详细检查,考虑肺癌可能性极大,决定为其进行微创肺癌根治手术。

邹健本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肺癌手术,没想到术中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患者因慢性炎症、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整个肺门“焊死”在一起,增加了手术难度。稍有不慎,游离血管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血管破裂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面对这些问题,邹健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队精准分离出血管与气管,完整切除了肿瘤,并清扫了淋巴结,这场历经6个小时的手术最终成功完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院发展需求,为填补医院整形外科领域空白,邹健主动申请前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学习整形外科技术。在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技术水平的机会,熟练掌握了整形外科的常规手术技术。回到医院后,他积极开展整形外科相关业务和复杂的面部损伤修复术等,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医院的学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每一位病人,邹健凭借精湛医术和无畏勇气,一次次攻克难关,创造着生命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2025-04-08 ——记吉林省“医德标兵”、白城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邹健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7613.html 1 愿以仁心仁术撑起生命之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