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3版:文化广场

♦中篇小说♦

“老等”向“南”呼唤

●李彤君

原来,这俩人用无人机在玻璃营子分场巡逻时,发现有个人为设置的粘网,虽然破旧得被弃用了,但上面也挂住了几十只鸟。他俩连忙赶到近前,下到苇荡里,不顾泥陷进半个裤腿子,硬是一个一个将被困的鸟摘下来,解困放飞了,其中好多只朱雀、黄雀,都是国家保护的鸟类。那个粘网被他俩彻底清除了,解除了后患。

镇南的月牙湖是个天然的泡塘,也是大雁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白鹭、丹顶鹤也时常光顾。其实这个地方我也听说过,只是还没来得及去溜达溜达,这不就把自己“摔”进了派出所。

在月牙湖生态环境变好后,一些城里人闻着“味儿”就来了。干啥来了?听说这片泡子里有鱼,一传十,十传百,垂钓者们日渐增多。为了保护月牙湖的生态环境,也为了对垂钓的人身安全负责,派出所本来一天忙得要死,还得对月牙湖周边加大巡逻力度。

就在今年的5月份,有群众到派出所举报,说看到有人驾着捕捞船非法下网电鱼。说到电鱼,曹所马上意识到这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他二话没说,带着几个警务助理就去现场进行阻止。听说对方态度还挺强硬,竟然说,月牙湖是你家的啊,用你管。当然,曹所他们也不吃那一套,当场就收缴了非法电鱼的设备,依法对这些人进行了相关处罚,自此起到了震慑作用。

本来处理完这个事,也就结案了,可曹所回去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半天没出屋,然后他在所里开了个会。会后,他们就弄了一批警示标牌,在相对面积大一些、野生动物出没频繁的泡泽周边,挨个竖起警示标牌。

曹所这是针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他和同志们到农场的各家各户好一顿走啊,一边宣传反诈,一边搂草打兔子都别闲着,专门就保护野生动物进行宣传。可能担心当地群众对“野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挨家挨户发放印制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单和警民联系卡,车轮战似的轮番宣传,还现场讲解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向群众普及有关禁止捕杀、圈养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昵称:“野宝”!

对“野宝”的宣传,他们一干就是2年多,啥叫深入人心?就这么说吧,这个国有农场的职工对“野宝”工作早已入脑入心,不但不捕杀、不偷猎野生动物,只要见到野生动物、鸟类受伤,都会立刻报警、帮忙救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的乡规民约,蔚然成风。

每年春耕的时候,都是个热闹又紧张的时节。那年的春耕对镇南来说,因为一窝丹顶鹤的“光临”,变得与众不同。麻雀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虽然过三四个月了,但它依然激动万分。

原来,警务助理王小胖那天在巡逻时听群众说,朱家窑分场的水田旁发现一窝刚破壳的鹤崽……这可把所里的人都惊着了!王小胖那家伙,急得像被火烧了屁股似的,一步三跳跑回所里,嘴里还不停地嚷嚷着,然后火急火燎地将这个情况向曹所做了汇报。不一会儿,警车一溜烟地开走了,麻雀说它们好信儿地紧着跟,还拉半里地。曹所带着王小胖他们开着警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了。

到地方一看,几个人都愣住了。麻雀跟我叽叽喳喳描述得眉飞色舞,说是从来没见过一窝刚破壳的4只鹤崽呢,毛茸茸的,可爱极了,不过也脆弱得很。还有一公一母两只成年丹顶鹤,它们就像威严的卫士一样,戒备森严地守在窝旁。那眼神里透着紧张和警惕,仿佛在说:“谁敢靠近我的孩子,我就跟他拼命!”

当时王小胖就忍不住开始埋怨鹤爸鹤妈了,他扯着嗓子喊:“你说你俩咋这么不会生,你弄稻田地里噶哈?人家地还种不种啦?再说这天气,小鹤着凉感冒了咋整,你们这当爹妈的不没正事儿嘛。”可鹤爸鹤妈哪有心思理会他呀,它们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宝宝身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周围的动静。(未完待续)

压题图片:本报记者 李晓明

2025-04-14 ●李彤君 ♦中篇小说♦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7814.html 1 “老等”向“南”呼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