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报微信 白城日报抖音
首页
第03版:文化广场

带你穿越历史长河,探寻白城文物背后的故事{十七}

明代龙纹三彩瓷杯。

龙纹中的悠悠岁月

在白城市博物馆中,一只杯子尤为引人注目。它虽仅有4厘米高,却釉色斑斓,纹饰生动,它就是明代龙纹三彩瓷杯。杯口为侈口,高4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2.3厘米,带有龙纹图案,是白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循着此杯的图案,使人仿佛看到了明代正德年间的一个富贾,正举杯饮着甘醇的美酒,杯身龙纹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以绚丽的釉色和威严的龙纹,诉说着15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技艺。

此杯身整体施褐、绿、白三色釉,釉面温润如玉,褐色沉稳、绿色清新、白色纯净,三种色调相互映衬,杯身上的龙蜿蜒于云纹之间,矫健有力,龙鳞和龙爪等关键细节依然清晰可见。

三彩瓷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但明代三彩与唐三彩在釉色和用途上均有不同。唐三彩多为随葬明器,而明代三彩则更多用于日常生活或陈设。

明代三彩一般指黄、绿、紫三种颜色,但并非固定指这三种颜色。它在继承了唐宋三彩工艺的基础上,又有自身的独特风格。明代三彩瓷杯,是明代瓷器中的精品,色彩鲜艳且搭配协调。

明代三彩瓷杯的制作工艺精细,釉色通常包括黄、绿、紫三种主色调,色彩鲜明且相互映衬;先高温烧制瓷胎,然后在素胎上施彩釉,再进行低温二次烧制,使得釉色能够较好地附着在胎体上;常采用刻划、印花和堆贴等技法进行装饰,在杯体上呈现出细腻的线条和图案;注重细节处理,无论是杯口、杯足还是杯身的转折处,都处理得较为规整、平滑。

明代龙纹三彩瓷杯的制作工艺,同样意义重大。它为后世瓷器色彩的选择和组合提供了借鉴,丰富了瓷器的色彩表现形式,为烧制特殊效果的釉色提供了技术基础;各种装饰技法,被后世工匠继承和发展,应用于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瓷器装饰中,并促使后世工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釉色、装饰和烧制方法,推动瓷器制作工艺不断发展。

明代龙纹三彩瓷杯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它用于人们日常小聚,饮茶饮酒;作为陈设品,其精美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为室内增添装饰效果;可作为礼物赠予他人,或作为皇帝对臣子的赏赐;被用于宗教仪式中供奉神灵,表达人们的虔诚和敬意;也可彰显达官贵人的身份和品味;文人雅士集会时用此杯,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富商巨贾家中的家居装饰,也常用到它。

这只瓷杯以其独特的色彩搭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装饰效果,展现了明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承载了明代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反映了明代陶瓷制作工艺的进步和创新,为研究陶瓷烧制技术的演变提供了实物依据。作为明代瓷器的一部分,其生产和流通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传承和保护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静谧的深夜,月光如水般洒在庭院。与知己相对而坐,手中握着精美的龙纹三彩瓷杯,杯中美酒在月色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杯上的龙纹仿佛在酒中游动。轻轻碰杯,聆听着彼此的心声,醇厚的酒香和深厚的情谊在心底蔓延。每一口酒都是岁月的沉淀;每一次交谈都是心灵的交融。在喧嚣尘世中,与知心之人共赏明月,好不惬意。

无数深宵知己逢,明瓷三彩酒光浓。龙纹杯里情无限,共话千秋意未穷。酒杯之上,龙腾云间,釉彩绚丽。透过这只明代龙纹三彩瓷杯的斑驳,仿佛看到当年窑火的熊熊燃烧,听到工匠们精心制作时的低声呢喃,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喧嚣。

稿件:本报记者 李政孚

美编:刘健雄 供图:白城市博物馆

2025-04-17 1 1 白城日报 content_27951.html 1 带你穿越历史长河,探寻白城文物背后的故事{十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