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如何有效维护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法治宣传挺在前 国家安全普人间
维护国家安全 防范、制止和
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宣传挺在前 国家安全普人间

●白城市司法局 刘程程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然而,我国当前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这种背景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2015年7月1日正式施行,并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我们的宣传教育就是要拧紧群众头脑中的‘安全阀门’”。确实,普法作用发挥不充分,立法就成了形式,用法就成了空谈。因此,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职能作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在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把握“一个重点”,强化“两种意识”,抓住“三个关键”,坚持“四种结合”,用好“五种措施”,努力实现“六个覆盖”。

把握“一个重点”。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重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作为指引,深入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普法宣传的主体,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与维护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到“七五”普法规划当中,并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两种意识”。一是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为人民,国家安全靠人民。没有国家的安全,难言公民个体的安全与保障。只有每个公民都树立国家安全的危机意识,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础,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因此,司法行政机关在普及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培养维护国家安全法治意识,让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国家责任也是公民责任”的观念,让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公众习惯。二是强化学法用法意识。在营造全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把法治宣传源头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发挥出来,确保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入眼、入脑、入心。

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法治宣传教育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二是抓住“关键节点”。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建党建军周年作为重要节点,开展或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抓住“关键群体”。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从青少年抓起,重点在学校中增加国家安全法主题内容的宣传,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坚持“四种结合”。一是坚持普治结合。将普及国家安全法治知识与维护国家安全实践相结合,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统筹考虑社会矛盾化解等工作,为国家安全作出司法行政机关的贡献。二是坚持普法工作与维稳工作相结合。持续开展重点涉稳人员的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引导,不断提高普法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降低涉稳人员危害国家安全的程度。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普法宣传工作,把相关部门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普法合力。另一方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教育的社会参与度。利用好普法讲师团这个载体,将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七五”普法宣讲内容,推进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四是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在抓住关键节点开展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活动的同时,把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教育融入到日常普法宣传内容中来。

用好“五项措施”。一是完善普法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普法联动工作制度。真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与组织、宣传、人事、教育等部门联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干部任前考法、述职述廉述法制度,运用纪律和组织手段督促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用。三是开展以案释法。结合公开发布的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从社会公众易于理解接受的角度,生动直观地普及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四是继续利用传统宣传手段。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主渠道作用,营造舆论声势。五是开发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传播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上下功夫,有效发挥手机网络、“两微一端”作用,让国家安全法的普及宣传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现“六个覆盖”。推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促进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真正做到国家安全教育全民全覆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